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2-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2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2

查字典政治网 2015-07-30

在原先的思品课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学生的发言。老是牵制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课堂预设性太强,缺乏随即生成的精彩。虽然有“倾听”学生发言的表现,但却是装模作样,“虚假”地倾听,并没有用心体会学生发言的结果以及思考过程,动辄就说:“你说得不对,坐下吧!教师之所以容不下学生的错误,消极评价学生和控制学生的思维,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使得本应是“我”——“你”性质的和谐师生关系,被异化为“我”——“他”教师在教学中,以自身或者权威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学生要做的就是“听话”和服从。

应当承认,“听话”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增大课堂信息的容量,破解教学难点上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当讲时必须讲,而且要讲透。但是,有些教师却始终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不分何种情形、何种课型、何种学生,一概要求学生“接受”学习。更有甚者,要求“听话”本来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教师那儿竟然被异化为一种教学内容,一种教学目的。

并且将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样带来的后果则更为严重:师生间无法“对话”,教师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脉络一无所知,学生视教师如“老虎”,视学习如畏途。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效率低下。

如果经常运用冷漠、轻蔑、讽刺、嘲笑、武断、粗暴、威胁、命令的“冷暴力”语言,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导致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尤其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就有叛逆特点,更易引起师生的冲突,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的学生可能会以激烈的方式反抗。这样不仅导致教学的中断、恶化师生的情绪、消减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还会让教师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我想以后应该改掉这些习惯,抱着宽容的心态去上好每节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探问生命》江西魏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法律保障生活》黑龙江董立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8 憧憬美好集体 》湖北付岭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成就我 》贵州刘光显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爱在家人间》广西杨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让友谊之树常青》湖南李静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天津刘媛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单音与和声 》辽宁李瑞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让友谊之树常青》内蒙古王晓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走近老师》辽宁李德龙

与"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2"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