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种主题活动或游戏的教学活动方式就是带有玩的色彩,低年级学生好玩,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基于年龄、心理、智力、阅历等因素考虑,所以在教学中所采取玩的教学方法,是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一、玩中感知──春暖花开鸭先知
纵观《品德与生活》教材,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开展的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旨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这种活动即我们所说的玩,也是一种学习,虽然不那么系统、完整,但比起课堂学习来,往往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为他们所喜爱,因此更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主人翁精神。活动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学玩结合,打破单纯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创造更加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玩中感知,带有春暖花开鸭先知的教学效果。一是游戏感知。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玩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学生对培养学生情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的催化剂,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教学《我爱我家》(北师大版)这一单元中懂礼仪,有礼貌一课时,可让学生扮演父母、客人、小伙伴等,按照礼仪要求进行模拟性游戏实践,学生觉得这类似过过家 的游戏既有趣,又长见识,从中懂得待人要有礼貌的道理。二是动手感知。低年级儿童好动性强,动一动、玩一玩、做一做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等,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对发展学生的情趣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操作技能等有着促进的作用,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如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课,我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如收拾餐桌、洗碗筷、喂小动物等。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劳动的乐趣,交流劳动的经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老师,我会洗碗筷了。老师,我学会安钮扣。我知道怎样喂小鸡。在教学时,我还教学生怎样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在动一动、玩一玩中,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二、玩中体验──此时无声胜有声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强调活动性,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 产生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对于儿童难以身临其境去直接体验的经验,可向儿童提供了生活素质,通过情境的创设,形成十分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相应的体验。我的做法是:一是回归生活,走出课堂玩中体验。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实际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重视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教学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来到教室外面玩一玩,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的身影,学生很高兴,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就汇报说,操场上的小草嫩嫩的,柳树上长出了许多小嫩芽,花池里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真美,还看见了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蚂蚁在地上找食物,等等,学生在寻找春天中进一步感受、欣赏春天的美,体验到春天到来的愉快。二是利用实物情境,引发学生玩中体验。在教学《我的这一年》一课,课前我让学生收集过去一年中的衣服、图片、作品、以及用过的物品等,拿出来玩一玩、试一试,并举办了一次我们长大了展览会,让学生感受一年来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让同学们互相参观,共同分享自己长大了的喜悦和快乐。由此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发展。三是设置特定情境,引导学生玩中体验,从中萌生真正的感受和体验。如教学《我的家》这一课的主题活动,可设计亲子游戏,把家长请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玩玩做游戏,一起表演,以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和了解,进而真切地感受家的幸福与温馨,从中产生孝亲敬长的思想情感。
三、玩中感悟──心中悟出始知深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道德情感方面得以感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主要目标,最有效的感悟方式是学生亲身的实际活动。教学中作为教者不仅要把教学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尽情的玩,是他们在进行充分的亲身活动和体验的基础上拨动情感心弦,同时,注意把握适当的时机,利用问题启发帮助学生在玩中进行心灵的洗礼,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身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就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