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关系的内涵-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浅谈师生关系的内涵

浅谈师生关系的内涵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9

摘 要: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统一,既属于宏观范畴,又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封建社会结束以前,师生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自然形态到封建社会经验形态的转变。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之后,师生关系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理念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师生关系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我们在变革之中要立足国本,批判地吸收外来方法。更要踏实地作大量本国实证研究为应然的师生指明方向。

关键字: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师生关系

在探讨师生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关系。在汉语中,关主要

是要害、机要、枢纽。系则是连接、束缚、牵挂、挂念。关系是指事物在某一个域中的互动连接。关系一词用来描述人并不是简单地指人与人在物理空间和时间上的接近,更多地是指人们在言语、行为、情感上的连接。这种连接既包括泛泛接触又包括爱、恨、依恋、束缚、挂念等较为复杂和高级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正在发生的行为,也包括行为倾向。

那么,什么是师生关系呢?简单说来,师生关系就是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连接。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类型的关系,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是很多的。比如,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心理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心理关系、既是人际关系又是心理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人际关系①②。笔者认为师生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人际关系。从师生关系的社会关系来看,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活动要完成社会对下一代的要求。任何一个时代总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对未来一代的要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等。任何时期,教师的教育活动都并非是盲目的,也不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师来完全制定的。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最根本指导必然是来自于社会,是社会规定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师生关系的人际关系来看,师生关系又属于一般性的人际关系。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探讨了师生关系的人际属性,如早期的心理学研究者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领导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近年来,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师生关系的双向性。希尔博曼将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分为依恋型、冷漠型、关怀型和拒绝型,并详细描述了这四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中儿童和教师各自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如在关怀型师生关系中,学生表现为低成就但迎合教师的要求,而教师表现为在合理范围内接纳此类学生要求,与之互动率高。③

社会关系包含有等级、权威、层级的含意,而且一般说来更为关注公平的资源分配。而人际关系一般是指对等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关注行为、情感、思维、言语。从本质上说这两种属性在师生交往中并不矛盾,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要求人具有的社会性本身就包含有知识、技能也含有合适的性格、人格和一定的能力。而一个人所具有的、所追求、所自实现的上述的这些要素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以体现。总体上从哲学意义、理论意义来说,师生关系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属性是微观和宏观的范畴,并不存在矛盾。

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两者是存在矛盾的。而且这一矛盾不是当今才有,从古至今,贯彻整个教育史中,始终存在的张力就是社会要求与个人人性的实现。只是到了今天这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社会对人的要求具有种族延续性。一个社会将其从文明开端时起不断积累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要求施加给接受教育的每一个个体。并要求个体继续延续这些传统,使一个社会的文明具有完整性。但个体要受到自己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的限制,在接受教育的每个阶段对这些要求的了解和掌握总是有局限的。在具体受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好坏对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这就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关系属性和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属性在具体时间上、在课堂上总是显得有矛盾的原因。

二、封建社会之前师生关系的内涵

人的存在是以主体性为标志的,而主体性的人就要求了人要学习所在社会的

经验,来改造自然界。所以教育是与人的存在同时发展的。而既有教育就有师生关系。

原始社会的师生关系属于一种自然形态的师生关系④。原始社会人类还不能

摆脱自然环境对生存的威胁,人类主要的活动是保持自身种族的繁衍,不断地降低自然对人的生存所造成的压力。这个时候的教育是随着人的出生而进行的,在整个种群中,无论父母、长辈、同辈中的长者,随时随地都对下一代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生存的教育。因为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独立的精神活动,从本质上说,教育并不是独立的人类社会活动。所以这个时期自然形态的师生关系还没有确定的师与生的定义。很多人说这个时期真正是有教无类、关注人的自由、 关注人的人性。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始社会的人在没有摆脱自然威胁之前是无所谓自由的,也更谈不上人性,又因为没有阶级,所以自然形态的师生关系还不具有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属性。

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夏、商)以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个时期的人类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精神活动,诸如祭司、歌舞、宴会等等。教育也从自然形态进入经验形态。物质生产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物质生产关系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为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以传递社会经验和生产知识的专门的教育活动便迅速发展起来,以教师传授经验与学生接受经验为主要形态的专门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很明显,成为独立精神活动的师生关系就具有社会关系的属性,要完成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教化,使教育活动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师生关系的人际关系属性则主要是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属性。君臣、父子、师生、夫妻都是封建社会主要的伦理关系,而师生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享有无上的权威。教师作为社会经验、知识体系、意识形态的拥有者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训导。学生个人的个性、兴趣基本上是完全抹杀的。

我们应该注意到古代的教育虽然是人类社会独立的精神活动,但是其社会关系的职能却完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担任政府部门的官员,所谓士。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政府官员并不是独立的学者。并不是为文学、自然科学、商业、科技或者其它领域培养专门的人才。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将学术、人格修养、平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丝毫不敢有懈怠。所以教师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受到老师个人的品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影响。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师生虽然也具有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属性,但是人际关系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社会关系的。这种师生关系的缺点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唯唯诺诺沦为奴隶,有人认为是完全没有人性的师生关系。但是,古代的师生关系具有知识传授和道德、意识形态培养的功能,而二者常常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对学生的影响时间是相当长,有些甚至是一生,对学生一生人格的完整具有很大帮助。

三、当代的师生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为党和国家的

建设,为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而又全面的变化。教育事业也不例外,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理念、课程设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原有的师生关系同样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首先,教师虽然也要向下一代传递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完成社会对未来人的要求。但教师与学生具有契约关系的属性。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纳税人付钱,教师完成本职工作,领取工资。契约关系从本质上说也是社会关系,但是契约关系具有工具性,这就使得师生关系成了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的辅助性的工具。师生关系良好,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好,学生成绩就会提高,教师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学生本身也是作为工具性的人来实现的,而师生关系的工具性正是这种人的工具性的直接体现。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为人只能是被作为目的来实现,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20 世纪是科技主宰世界的世纪,使得教育凸现了培养学生科技知识的一面,教育造就了大量的经济人、机器人、工具人,不可否认,这些人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就连这些人才本身那用种种知识技能装备精良的生命之舟也因无法捕捉到生命的意义和激情而翻船落水。⑤这种契约的师生关系是理性的、冰冷的,但是它能很好地实现复制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高效率地、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出人才。

其次,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思潮冲击,倡导民主、对话的教学气氛的影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施,所有这一切都大大降低了传统教师的先在权威性。原有的教师所具有一些权力不断地受到质疑,使得师生关系的社会等级性大大降低。应该承认,挑战教师的权威是一件好事情。既能实现师生的真正人格平等,也有利于打破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创造精神,实现师生关系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真正整合。但是很多这种挑战和质疑实际上是缺乏思想和理论根源,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改革开放、西方思潮冲击、价值观多元化、个人自由被置于空前高度的社会,往往是盲目的,甚至是矫枉过正了的。导致有些教师不是 不愿而不是不敢去行使教师的权力,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力。事实上,无论是教师、家长、学生都会陷入到这样的困惑中:到底什么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师生关系呢?

四、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自由;在世界主流价值观体系下,强调民主、对话;在西方个人主义的冲击下,强调个性的张扬。要建立起的以民主、平等、对话与合作为特征的师生共同完善其人格的和谐关系。⑥要求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 要求师生要转变交往的观念。建立主体主体的平等交往。师生能够进行真正的精神交往,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关系,,二者的合作达成一种默契。交往的过程是一种共享,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师生在共享中相互促进发展,保持共识,容忍差异。

我们认为,对于时代的呼唤,一定要回应。人性要关怀、人格要完整、个性要伸张、兴趣要发展,自由、民主、对话都要提倡。但是这些取向某些时候只是某种思潮,我们不能把这种东西轻易地拿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任意地鼓吹,甚至实行。首先我们对师生关系做清晰的界定。关于师生关系我们不能一般化地套用社会关系或者人际关系来解释,又不能只是局限于教育、学活动的教与学的关系⑦。要对师生关系作深入和有文化根基的解释。

其次我们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包括量化的、访谈的研究。只有实证的研究提供实然的现实,才能为进一步完善应然指明方面。我们现有的师生关系实证研究是不多的,而且大多是借鉴国外研究。无论从视角还是从对象来看,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要作的工作还是很多的。比如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双向认知问题;家长是如何理解自己孩子和老师关系又是如何理解别人孩子和老师关系;课堂、学校、社会的生态系统中师生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动因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作实证研究的问题。

再次,师生关系不是教师和学生的抽象关系。它是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的具体的、变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将视角深入到课堂上、课外教师和学生的相处、相交的情景中来。去观察、研究鲜活的的事例,这样才能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最后,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批判老祖宗的时候也要看到很多思想,经过现代的重新解读仍然会闪烁出更加智慧的光芒。在接受西方所谓现代方法时,也要仔细审查我们的文化能不能消化它们。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政治视频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你真棒-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黄慧玲

都七中小升初: 1×2×3......×99×100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问题

君晓天云语文同步阅读小学六年级倾听鸟语+理想的风筝全套2本人教版部编版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6年级上册下册课外拓展阅读理解训练辅导书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慧慧

都市晚高峰 2019 东城区6159名学生完成小升初派位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我来画棵家庭树》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褚萍萍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辽宁李金明

小升初真题讲解5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做负责的人》甘肃雷婷

与"浅谈师生关系的内涵"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