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整合目标-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整合目标

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整合目标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9

内容提要:《品德与社会》整合目标的实现,应该在把握住整合的切入点,找准其基准点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整合活动,以此提高整合的有效性,避免整合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 键 词:整合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整合实施研究主要是整合《品德与社会》课内外资源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同时,借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作文素养。要实现其双向的教育教学目标,必须认真探索两门课的有关理论及其儿童认识、心理等规律,把握住整合的切入点和有效时机,并防止整合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整合的切入点

整合的切入点是整合有效性的前提。纵览两门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结合两门学科教学的不同的措施、方法等,其切入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新的课程观不断更新,更多的切入点将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发现和运用。教材编写也应该在国家意志统领下根据两门课程的切入点统排内容并根据我国教育现状设置课程,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两门课程的整合作用。

1、课程理念的基准点。

从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其中的一致性所在:《品德与社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是课程基本特点,应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正确把握实践性强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中,可以这么认为,两门课在理念上的基准点:实践性和德育功能很强的两门学科。社会环境、活动关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参与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在实践中得到语文人文内涵和精神领域的感染并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为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学习材料的语文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把握这一机遇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因此,整合的理念也必然呼之欲出。

2、目标的一致性,是整合的基础。

从品德与社会和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中可以发现,两门课程目标上的一致性。德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品德与社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语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两个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把握这一总目标的一致性,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学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互用、互利更有利实现两门学科教学目标。

3、整合的有效时机是整合有效性的关键。

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学科外教学资源的机遇频繁,无论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等都可以适时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内容资源辅助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语文和思想素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整合语文学习应是在站稳《品德与社会》课立脚点的基础上,在完成《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或是在教学过程中无形中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适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并借语文实践活动深化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

整合的有效时机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活动后的整合,精彩纷呈:品德与社会课相对语文课,其实践性更强。因此通过其充分的活动,在掌握其丰富的活动素材之后引导学生写简单的叙事、感想等,双向教育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不仅会加强思想渗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生发出许多的智慧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

如: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为了学习从他人的情感、想法、行为、交往中多角度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光靠一味地说教是难以在好动性强的三年级学生的心灵中产生共鸣的。为此,我安排了模拟开火车活动。百分之百的学生乐于参与这项游戏且乐此不彼。开之前做些必要的提示、准备,如提示开的时候换个角度想一想,谁当火车头? 如何开?开向哪里?去干什么?注意些什么?尽管做了准备,但学生第一次开却不尽如意:开的太快,火车脱节,乱撞围绕换个角度想一想,经过总结、评价、表彰再开,结果越开越协调,越开越团结,越开越理性,还开出了许多精彩:经过反复活动学生轻松获得了许多经历、想像及交往的过程中的问题,开中得到了换个角度想一想的道理,开中获得了许多作文素材,很多学生写出了精彩的美文:有评价火车头的,有观光浏览风景的,还有去抢险的为什么学生写的如此丰富多样的作文呢?关键是把握了有效的时机,即在充分活动之后安排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使学生激情涌动,厚积簿发,自然促进写出精彩纷呈的作文。而这些作文也进一步深化了对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是思想的形成。把握活动后的整合时机实践,也为语文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提供了借鉴与参考。那就是,教材编排应该充分考虑实践性强的特点来预留一定的空间,教材内容不求繁多;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了解一定数量的材料和经历的机遇,不求贪大求全的速进,而应该考虑实际的效果。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是有不少欠缺的,很多作文训练的安排缺少预留的空间,这与多种因素的关,应该努力改变现状,所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会感到十人吃力,效果也不十分明显。

2.认识到位后的整合,情满于文。《品德与社会》课中很多内容对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而这些认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喜、怒、哀、乐、恨之情。情感的自然流露之时便是整合的最佳时机。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一个单元,在充分让学生了解了教材内容,特别是历史事件和人物后,提出简短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生发内心感受、想法、评价等。结果超出意想,学生幼小的心灵产生出许多思想的火花。有的对慈禧太后为首的的腐败政府表示痛恨,有的假设自己是当时的统治者想像自己的对策和所作所为,有的想参加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有的表示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这一切都是在学习有关内容后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认识到位后把握这一有效的时机适时开展抒发情感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情满于胸,感露于文,使《品德与社会》与语文教学实现双向的收获,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有效的时机应该是在对时代的、历史的主旋律的把握上,高唱主旋律的激发性教育教学行为,必将把关于民族的、国家的,民众与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强烈的共振。

3.随机整合,即在《品德与社会》课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适时地整合,以此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如:学习《虎门销烟后》根据语文教学中学生易写错销字的现象,及时叫学生听写虎门销烟一词,结果学生还真的把销写错了,经过听写订正,学生不仅记住了重大历史事件还纠正了学生的错别字。这种随机整合,主要要求《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视,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和对历史的负责。

4.明理后的整合:明理即循循善诱,给学生讲清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道理,教学设计的意图以及对学生未来人生的作用等都是教师教学《品德与社会》中所要明的理。这主要应该在高年级中运用。因为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所以学生在得到教育后,思想上会产生学习《品德与社会》方法和思想的转变,学习积极性也会高涨,还会产生一种向师性。在此情况下安排语文实践活动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如:通过反复举例道明《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写自己对此门课的认识,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个别句子示例,如:《品德与社会》你像是一把钥匙结果学生的言语充满色彩,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褒扬之情溢于言表,也增强了学习此门课的积极性。

5.竞赛式的整合,引导学生写精炼之句《品德与社会》课竞赛几乎是每个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学习活动。小组式知识竞赛不仅有利于学习此门课知识,更可以培养合作的精神,也是整合语文学习的契机。竞赛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写话式竞赛,如:向妈妈说句心里话、和平年代我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等。虽然竞赛式的简短一句话,也表达了学生的心声,一定程度上是学习《品德与社会》情感方式的延伸。

6.课堂剧,精彩的演出揭开帷幕:课堂剧是一部分学生乐于开展的活动,而活动的开展又是另一部分学生乐于观赏和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适时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堂剧,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学习《品德与社会》和整合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一般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或一册教材之后开展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本学期在四年级和五年级中开展了多次课堂剧表演活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也锻炼了学生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的能力,培养了对话等语文素养和组织协调等能力。通过表演后对人物和演出的评价也培养了学生评价能力和分辨是非等能力,得到了思想的熏陶。

7.整合时机时时存在着:整合的时机对发挥整合有效性十分重要,整合的时机也是时时存在着的,关键是对两门课程的把握上,也是以教学实际情况为基础,因人、因地、因时而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政治视频

小升初锦囊三年级语文第108集

小莉帮忙 第一季 第368集 学生小升初报名 少了学生代码 报名成了难题

小升初过度第二课,有理数及其分类,简单的内容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_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_创新改变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477723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我就是我-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蔡佩华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中秋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励娜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_参与民主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1212788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如果我是他(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罗彦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辽宁宋东宁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炎黄子孙-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谢旭霞

与"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整合目标"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