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清苦,心灵呵护辉耀爱心-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甘于清苦,心灵呵护辉耀爱心

甘于清苦,心灵呵护辉耀爱心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9

爱与善,是我们共同的言行,这是浙江省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员老师们始终践行的教育格言。虽然没有掌声和鲜花相伴,但凭着对听障、智障孩子执着的爱心和对特教事业无比的忠诚,一群甘于奉献的特教党员老师们在无声世界中默默地播撒着爱的种子,内心信守着爱与善的育人核心,甘于清苦、无畏艰苦、不怕辛苦,始终如一地精心呵护着每一个因身残而并不完美的心灵。

甘于清苦 心灵呵护辉耀爱心教育

今天你帮助谁? 这是特教学校流行的一句问候语,也是党员老师常常引以为荣的询问。身正廉洁的老师,是无偿服务的导师,更是细致关怀的朋友。他们面对的是渴望知识的眼神,期盼帮助的双手,期待呵护的心灵;他们时刻牢记的是教育和培养祖国合格劳动者的使命。他们甘于清苦,通过心灵呵护,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面临的窘境,帮助他们树立了足够的自尊与自信。

有位聋哑孩子给他老师发过这样的一条短信:王老师,我妈给您带了几只螃蟹。我们把您当成朋友,就象亲戚一样,不会违反学校规定的把老师当成朋友,这是残疾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述。党员王老师结对小余已有两年,帮助并指导他完成了近200篇日记,与他进行了数不清的思想沟通和深度谈话,为他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活困境。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小余在班级中一次次克制不住的破坏性言行让自己陷入了人际危机,王老师得知消息后及时为他买了糖果向班级同学道歉,并深入班级与其他同学谈心,说服大家与他重归于好。看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王老师给予了各种形式的奖励,为他买过书、糖、水果和饼干,接他一起吃过饭,冒着酷暑买了礼物作过深度家访等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点点滴滴的关怀和帮助,感动了小余,更感动了他的父母,他们总想能送点礼物感谢老师,但每次都被好心的老师拒绝了。

您是给我知识力量、传我道德魔方的老师。一位残疾孩子用这样优美的语句称赞自己敬爱的老师。是的,特教党员老师在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着残疾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早在2000年,学校就开始提出了聋哑学生健康人格培养这一课题,并作为市级重点课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主题系列化德育活动与学科渗透式人格教育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度嘉兴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之后,学校提出了健全人格与和谐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期进一步打造具有使残疾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特殊教育鲜明个性的德育品牌。通过长期的努力,学校的人格教育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比如,智力与听力障碍同时存在的小杰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学会了感恩与助人,他平时的眼神也焕发了生趣,甚至闪耀着灵气,基本上能料理个人的生活了;经常以自残相要挟并时常阴云密布的聋哑男孩小爽,如今笑脸常开,显得更自信了;以火暴脾气闻名的聋哑女孩小月,现在受到别人无意识的侵害,她也不会不假思索地与人打架或以破坏公物来泄愤了,而是首先会把事情的全过程告诉老师

特殊学校的党员老师在生活上并不富裕,但他们严守着廉正从教的规定。党员老师带头不做有偿家教或辅导,各类兴趣指导、学业辅导和助人活动绝不收学生一分钱,有的反而自掏腰包买奖品、买资料,甚至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党员甘于清苦的结对活动带出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大帮小、好帮差、强帮弱的帮困风尚,为爱心德育品牌工程添光增彩,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助人、学会助人、习惯助人与和谐发展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内涵。

无畏艰苦 情真意挚浸润爱心关怀

爱心德育的实践表明,爱心培养需要榜样示范,生活中的爱心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长期以来,特教学校的党员老师们坚持在严寒酷暑而没有空调的环境里工作,往往在烈日暴雨中走访完最后一个学生家庭,常常在闲暇时间里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物质的收获,也没有金钱的回报,但却在播种爱的种子,让它深深地扎根在残疾孩子的心田,让残疾孩子在这种师生互动中真切体会教师们涌动的爱意,因为这爱意也始终滋润着每一棵残疾学生心中的爱的幼苗,让其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烈日下的柏油路似乎要淌出油来了,家访的许老师和宋老师坐在公交车上已经颠簸了半个多小时,擦汗的手帕也早已湿透了。车到了乍浦站,因车祸落下八级残疾的小卫父亲就迎了上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谢谢老师!孩子放在学校,我们很放心!家里,患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母亲准备了热茶、西瓜和瓜子,期盼着老师的到来。乡邻们听说小卫的老师来了,纷纷赶到他家与老师闲聊。老师,你们真关心小卫!小卫很懂事,尊敬老人,还喜欢帮助别人。邻里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有位老人激动地说:今年八月下旬的一天,突然之间,一大片乌云来了,眼看要下大雨了,可我家的被子和衣服全晒在外面,全亏这孩子帮我收进了屋子你们老师把这孩子教得真好!小卫会写信,写得比我家孙子还好还很懂道理!姐姐厂里的师傅抢着说道。老师艰苦的付出,培养出了一个道德高尚的残疾孩子,赢得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庄的赞誉,面对笔者的访谈,穿着朴素的班主任许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为帮助小卫不至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的党员们捐款资助了他的伙食费,我也把自己孩子不用的衣裤拿来给他穿,只想从生活上能多关心他、帮助他一点。小卫又把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融入平时在家里和村里的一言一行之中

党员张老师和刘老师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两名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外来民工子女,他们是小星和小强。在家访小星时,其父母早早地就在城南路一个路牌旁等候着老师,虽然在家长带领下走了十几分钟弯弯曲曲的小弄,但还算比较顺利地到达了家访的目的地。而小强的父母一时无法联系上,张老师和刘老师只能按照家长留下的地址一路西行,边问边找。路越来越窄,车已无法通行了,老师只能在烈日中步行。走进那个村庄,一时还找不到留下的小地名。问清了小地名,却问不到有这样的一户人家,本地人不知道,外地人也不知晓。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滴大滴的汗水从额头滚滚而下,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张老师和刘老师知道外地孩子家境贫困而特意买了奶粉等物品送去,检查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离开时,学生和家长都一声声地说着:谢谢、谢谢老师的真情温暖了残疾孩子和他们家人的心,老师的送教上门更浸润了关怀的爱心。

不怕辛苦 循循善诱彰显善心形象

教人求真,自身必先有真知;教人行善,自身必先有善意;教人扬爱,自身必先有爱心。特教学校的党员老师们始终坚持着自身形象示范和爱心言行实践,传承着一批又一批特教人的善心,让残疾孩子学习、实践爱与善的一切,同时帮助残疾孩子弱化不良习惯,让追求爱与善的风尚充盈整个校园。

怀着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棵残缺的花朵,以师爱的无私心田去表扬孩子哪怕是点滴的优点,以师爱的博大胸怀来包容孩子幼稚的缺点,并时刻帮助孩子纠正自以为是的不良习惯,我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充实的。教智障学生的刘老师在《用心来关爱学生》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一天,内容为礼貌教育的语言训练课被班内一学生脱口而出我没有妈妈的话所打断。刘老师怔住了,心酸了。原来,这学生是个非婚生子女,小时候就被妈妈甩给了爸爸,由爸爸抚养大的孩子非常想念妈妈。了解到孩子的急迫与渴望,刘老师联系了抚养他的爸爸,但听到了父亲无奈的答复。怎么办?放弃,就等于让孩子心灵的伤口越裂越大,甚至会让他更加忧郁和自闭。刘老师明知要让孩子见到妈妈是极其困难的,但还是选择了这种挑战。电话预约,学生妈妈告知没时间;上门探访,家中多次铁将军把门;最后,刘老师走进了学生妈妈的单位,了解了她的作息时间,利用周末等候到了这位学生的妈妈,将孩子的希望与渴望告诉了他妈妈,还告知这样做是为了圆孩子心中的梦。老师的真挚与善意感动了这位学生的妈妈,最终也让孩子见到了微笑着又带着泪花的母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在特教学校党员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被实践着,他们时刻在告戒自己:教师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特教的事业更是追求真、善、美的事业。爱,让世界转动。关注残疾孩子心灵的成长,已经成为了以爱心教育为品牌的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员老师们永恒的课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政治视频

小升初真题讲解5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第1课《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玲玲

小升初1(共2节)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三单元第2课《退一步海阔天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赛君

君晓天云2019新期末冲刺100分二年级上册试卷全套语文数学人教部编版 小学2年级同步训练辅导资料练习题册单元期末複习模拟测试卷考试卷子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下《我们这样生活-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艳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四单元第3课《各种各样的传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霞娟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燕飞

井坡学校九年级政治中考复习讲座

小升初真题讲解6

与"甘于清苦,心灵呵护辉耀爱心"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