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情景:
近阶段,我们从学生作业情况的常规检查中了解到,新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很不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不讲它的量太少外,就是练习题的编排也不与教材内容对应。因而许多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备一份日常的练习:《课课练》(有些是《每日精练》或《一课一练》),一份阶段性练习:《三新快车》(有些是《每周一测》或AB卷)等,这样,学生的作业量是丰富的,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然而,大量的作业未必真得有效?从检查中发现,一些学生作业马虎,格式不规范,正确率下降,有些学生把作业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不高,流以形式,造成投入大,效益低。
二、现状分析:
作业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五大环节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我们在日常的检查管理中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去研究分析和加以解决。问题一作业过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布置大量作业,导致很多学生做作业积极性不高,作业马虎潦草,做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没转变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训练,严重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问题二重复练习,在当前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练习,造成了大量重复的训练,练习搞题海战术。这样实际上是没有把握住主干、重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在重点知识上没有突破,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未得到提高,既浪费了时间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当前三维教学目标的施展与培养。问题三缺乏指导反馈,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中不但作业质量不高、未经过精选,还缺乏具体指导、检查和反馈。如果布置的作业没有明确的要求、指导、检查和反馈,再加上作业过多,并且有些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被动应付、消极对待、起不到作业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有的作用,起不到应有的智力技能的形成。问题四独立作业多、合作作业的少,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和单纯的面向考试,大部分作业是学生孤军奋战的完成,缺乏合作与探讨精神。问题五没有分层布置作业,很多教师仍然是实行整齐划一的教学,表现在作业布置上,统一规定一样的作业,在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上也统一规定,不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
上述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当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去反思与改进,更是我们教学管理者去研究并需要解决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更清晰,一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实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至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在学习中巩固运用、加强记忆、领悟考试方法与技巧有一定的必要,但更有意义与价值的,是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实际运用知识、增加联系、接触生活实际的机会,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广泛的交往机会。学生是正在成长而逐步成为成熟的人,而学习又是做事,人是在做事中走向成熟与发展的。因为做事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本身就蕴藏着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的情感、态度、各种体验、意志、品质、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当然这是智力技能之外的要求,人作为一个综合的学习与认识体,我们既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培养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的隐性知识的培养,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反思与改进:
如何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合理性,真正促进学生智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在反思与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
(一)、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思考的认识和习惯。众所周知教育与教学是分不开的,是同时进行的。要想使学生增强对学习、对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首先认识学生对学习和作业的重要性,能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与作业。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些喜欢的习题去思考,做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做作业时,也要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设计好让学生感兴趣有一定挑战性的习题,让他们享受到了学习做作业的快乐与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在快乐的篇章中跳动。
(二)、改变当前作业纯粹面向应试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学校教学把知识学习、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放在首要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是个正在形成的人的角度来对待。正在形成中的人有很强的可塑性,他的情感、态度、意志力、道德观、信念、信仰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诱导与培养,而教学观和作业观所导致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因此,每一节课中必须拿出约15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作业练习,可以采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增强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及与学生的情感互动。
(三)、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精心设计出相关的作业。
1、作业应该尽量的少而精。从主线与重点知识突破,作业的设计要注意多样性。单一形式的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形式的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其无意注意和思考的集中性。我们认为作业与练习,从题型上看,有选择、简答、判断、综合练习等;从性质上看,有逆向练习、辐射练习、动态练习、操作练习;从结构上看,要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适量的题组让学生练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
如何做到精选作业与习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研究,认识到,首先精选作业和习题得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该明确掌握每一节课大纲和课标的要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其次作为教师得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和认知差异,这主要是教师平日的观察和发现;还有作为教师应该钻研习题与练习,避免机械的、重复的练习。
2、作业必须目的明确,符合当前所学习的相关知识,需要有明确的知识与适应学生发展的能力要求。我们知道作业与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学习了知识之后进行相关的思考与训练,这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运用、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教师在备课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作业布置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提高。
3、作业必须给予相应的检查、反馈、针对性的指导和激励。作业布置后教师必须要做相应的检查和反馈,并且必须有相关的指导和激励。在学校里,我们通过学习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而对一些课外的作业,要求必须进行批改和针对性的指导、激励。通过检查,一是督促学生必须完成;二是发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在检查后,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说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思维角度不全,我们就对其提出相关的指导,思考问题要从多角度去拓展思考并给予相关的典型训练题进行训练;还有些学生在做材料题中,获取有效信息不准确、不全面,这实际上是一个阅读的问题,我们就进行相关的阅读指导和典型题的训练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的,我们也要求教师给与不断的激励。
4、设计的作业和练习需要有层次、梯度,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我们当前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认知差异和个性差异,对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带有模仿性的题目,这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业困难的学生都能做的,这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对一些带有综合性、灵活性的题目,面向大多数,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是知识的同化过程;而对一些思考性、创新性强的题目,主要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练习,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总之设计作业因学生的认知差异而设计。
第四、作业的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培养合作的习惯,使学生逐渐养成合作、研究、探讨的良好学习品质。传统教学观认为,布置作业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分数,其更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我们认为当今教育教学应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探讨的过程。更加注重的是过程中丰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不要让学生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作业,也不要只为了得高分数而设置作业,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