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在思想上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心智操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刘静和等人曾通过实验研究了4岁9岁儿童的分类及分类命名能力的发展,获得了颇有价值的成果。朱智贤等(1982)进一步研究了小学生字词概念综合性分类能力,结果发现:
1、大多数小学生是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根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学生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依据的人数有所增加。
2、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级组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3年级、4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3、同一个年级组的学生,在解决难度不同的课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分类材料的难易程度对分类水平的影响明显。
4、13年级学生,对分类材料仅做一次分类。4年级起,出现组合分析分类的表现。5年级起,组合分析分类能力有较明显的发展。
(1)6岁以后的儿童能进行一级独立分类(如白鸽、麻雀、乌鸦为鸟;虎、狮、象为野兽)的人数超过一半;二年级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概念的分类,至9岁,分类正确率达到90.6%的人次,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掌握一级概念。对二级概念(如鸟、野兽等动物)的独立分类,要到8岁以后才超过半数,9岁的正确率也只能达到58.3%。也就是说,独立地进行二级分类,是儿童入学以后的事情。按二级概念分类,7岁以前的儿童都表现出不甚理解的情况。能正确说明分类的根据,则要晚得多。城区小学五年级学生,能够正确说明各组课题分类根据的,仅有半数左右,农村的更少。将二级概念真正按类概念分类,要到中高年级以后才能完成。
(2)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级组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年龄特点是明显的。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3)同一年级组的学生,在解决难度不同的课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分类材料的难易程度对分类水平的影响是明显的。
(4)一至三年级学生,对分类材料仅做一次分类,没有二次重新组合分类。四年级起,出现组合分析分类的表现。五年级起,组合分析分类能力有较明显的发展。这一发展趋势说明小学生组合分析分类能力和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