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教育中心,确立系列主题
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每一课书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课与课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可每月制定一个系列教育中心,将原有的授课顺序进行调整,形成系列。
例如四年级下册教材,因为二月份刚开学,对学生要进行勤学守纪教育。于是,教师把第5课《自觉遵守纪律》,第6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第8课《虚心好学》这三课调整到二月份开学上,并围绕勤学守纪这个教育中心上来。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了阅读《邱少云的故事》参观东航警卫连等活动,教师教育目标明确,行动指导到位,产生的德育效应也较好。
2、打破教学常规,扩大时间空间
为了使每一堂思想品德课收到一定的成效,教师还可打破教学常规,把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思想品德课合起来上,这样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就可以多搞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体验生活,去巩固道德认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来拓宽活动的空间。
3、设计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知、情、意、行,既具有独立性,又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可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道理,激发情感后参加实践活动去验证,去加深明理,体验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形成行为。教学五年级《敬礼!亲爱的老师》后,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
又如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明理,进一步指导学生的言行。教学六年级《家乡的巨变》一课,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几年来的巨大变化,通过上网查找、收集图片或报纸,询问家长、实地考察等形式,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上课,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被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而接受,自己收集的资料可信度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行为目标就能得到好的效应。
再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体验情感,指导行动,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深化明理。
4、结合校园内外,提高教育实效
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最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其它各种教学、班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课堂体系,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使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