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针对一些学生上品生(社)课的简单,无聊这一现状,我确立了小学品生(社)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这一研究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有所收获,
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进展状况
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我校开展的以讲故事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研究:
(一)搞好主题内容教学
品德课堂教学是学生思想生活能力提高的主渠道,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和人生观、世界观的重任,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初步锤炼的过程。主题内容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在不同信息、视角的沟通和转换中悟出新意。只有通过课本的主题内容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为课外延伸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二)结合主题内容教学探索有效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生活材料
从教材出发,寻找身边的生活内容。新课标教材是按照专题组织编排的,这就为引导学生合理生活指明了方向。如,一年级上册,第一组内容《我上学了》,这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文本内容《我背上了新书包》、《校园铃声》、《新朋友 新伙伴》、《平安回家》指导孩子平安、健康生活的方法,形成初步的健康生活观念。⑵结合季节、时令、节日,联系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学习。国庆节到了,组织学生找一找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题材的诗歌、故事。母亲节时,大家找一些反映爱妈妈的事情互相交流这样的专题跟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学生兴趣很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开展知识竞赛。如学习了《安全地生活》这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安排学生去收集各种资料、开展知识竞赛。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各种生活能力,也对其思想起到了一定的震撼。。
(2)与我校开展的讲故事特色项目相结合,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讲什么故事呢?根据所学的内容收集一些相应的小故事,或者自己编写一些小故事。
(3)办阅读剪贴报比赛:根据学习的主题内容和生活方法定期做剪贴报,学生们收集了许多资料、图片,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收集资料和健康生活的能力。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植树活动、消防演练活动、感恩演讲活动、儿歌背诵活动等。
二、初步的成果
1、在班级中形成了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的氛围。
2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3学生的养成习惯和文明礼仪有明显成效。
三、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
1、独生子女多,生活自理能力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2、自身的理论的学习与总结尚需进一步加强。缺少专家的指导。
3、家校联系不够,家庭在促进学生生活能力上的作用没有发挥出。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课堂教学的水平,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品德生活能力提高和适应社会的平台。
2、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同家长一起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生活、健康生活的习惯。
3、更好地与学校讲故事特色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找故事、读故事、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