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评判了一份必修作业《司马光》,在这份教学设计中,教师精细设计了一项活动演课本剧,并期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当时情势的危机和司马光的机智。但是事与愿违,学生基本上是以游戏的心态参与其中,台上学生表演越是惟妙惟肖,台下学生则越是报之以哄笑。
该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写到:学生这种表现,让我不得不陷入思考,我们的学生到底缺失了什么。
我们的学生到底缺失了什么,相信这位老师遇到的情景,我们也常常遇到过,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和疑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我们一直贯彻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德育的重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重理轻情,政治化倾向明显。再加上中国人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对孩子情感教育缺失。最终导致我们的孩子普遍缺乏亲情、不知道感恩,感情世界不丰富。
导致我们的学生情感缺失的原因还有,我们为了追求学生绝对的安全,往往牺牲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教育今本上都是在教室里、在书本上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很难深入学生内心深处。遇到诸如演情景剧这样的活动,便觉得很新鲜,自然也就把它当做游戏。
好在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必将越来越有亲情,我们的学生,也将越来越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