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春天起,笔者参加了由江苏、湖北、安徽、广西等四省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任主编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组。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理念,力求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忠实体现课程标准内容。我们到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调研和试教,了解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问题,把课程标准与儿童生活实际进行对接,着力架构桥梁,完成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再创作,编写出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目前已进入实验区实验。
一、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以现代人学观为理论依据,编写目的是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开辟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力求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一)选材源于儿童生活事件,体现综合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道德的形成何以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教育为什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这是由生活和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此教材选取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是日常的生活,并以正在进行中的今天的生活为主。
教材从儿童生活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儿童的视野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也不是德目排列的序列逻辑。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
(二)教材的主角是儿童,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以往的德育教材基本是单向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是写满道德条文的美德袋,是编者的独白文本。新教材主人公是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的儿童,是一个个的伙伴。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伙伴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使认识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三)教材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
手捧新教材,封面上一群快乐健康、聪颖活泼的孩子正激情澎湃奔向我们,奔向未来。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看了,脸上都会情不自禁地绽开会心的微笑,愿意和这些阳光灿烂的孩子们相识、相知。打开新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儿童的话语体系,富有童心、童真、童趣,使教材面貌耳目一新。教材不再是板着面孔的传道士,而是孩子们的家园、伙伴、朋友,它引领着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并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材编写过程对儿童现实生活进行流理、反思与拓展,呈现的每个生活场景都经过精心锤炼。儿童渴求知识、渴望发展,儿童发展并不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法制、国情、历史、地理环境等知识也通过儿童喜爱的方式作了巧妙安排。
(四)教材是儿童的成长记录册
教材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激发学生自我建构的文本。新教材中大量的对话。留白,给儿童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儿童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自己的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孩子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当一册教材学完,家长、孩子都会信加珍惜,不忍丢弃,因为教材已成了孩子的创作手册,成了孩子自己的影集、画册、心灵档案,成了孩子珍贵的成长记录册。
二、新课堂教学
当课程改革由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现: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在本质上主体间性由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外化而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特定个体主体的主体性。但它一旦为特定主体接受并纳入价值观系统,又对特定主体的主体性进行调节。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既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能像西方的道德教育那样,价值中立,崇尚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么展开?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主要参考资料:
1.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