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研: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思想品德教研: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

思想品德教研: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04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 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 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 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 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 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 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 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 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 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 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 、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 》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 、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 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着 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 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 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 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 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 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 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 (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 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 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 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 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 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 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 。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 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 about Mor 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 about 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 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 l 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 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 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 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 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 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 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 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 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 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 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 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 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 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 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 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 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整体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或第二类是活动性德育课程,也称实践性德育课程。在其中,又有正规 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与非正规的、隐性的德育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这里要讨论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性质或主体部分是认识性的还是活动性的?是理论性的 还是实践性的?还是两者并重?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既是一个从未得到解决的理论问 题,是一个需要予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从欧美的情况看,在德育课程问题上,人们所做的与所想到的一直是一 些看得见、可操作的知识性的、理论性的或认识性的课程。这类课程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是没有多大效果 的。退一步说,即使此类课程的某些部分的确对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发展起了作用(如道德推理课的效果一样) ,但是,在这种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习惯之间还有很多中间因素与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

其实,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及其教育问题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 了美德可以被教吗?的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就是道德,对道德的认识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 行),因此,美德是可以被教会的;从现代角度看,苏格拉底的观点只有在前述道德讨论课等严格意义上的认 识性德育课程的正确教学中才能成立。而对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美德可以被教吗?这一命题 是否成立要取决于美德意味着什么与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教给学生美德 ,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在前一种情 况下,美德是一种事实,可以象历史学、社会学或政治学之类的任何其他事实材料那样用理智的方法来教。在 后一种情况下,美德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2]。在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有 非常明白的看法。他指出,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 惯而来。我们首先是通过练习道德的美德才能获得他们;由于实行公正的行为我们才变得公正,由于实行节制 和勇敢我们才变得节制和勇敢[3]。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此否定智慧或理智美德的作用,而是要求年青 人不仅要具有清晰地认识与思考伦理问题的能力,也要将他们的选择付诸实践。

在现代学校德育中,如同古希腊一样,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道德认识与推理的教学与道德行为习惯 的培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看,即从一切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符合 一定道德要求、标准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角度看,道德教育的重心是,在具有道德认识的同时或在此基础上从 事实际的道德活动或道德实践。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前提条件或基础,但是,真正学会游泳最终 要通过亲身的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理,在学校德育的课程问题上,我们认为并强调,要采取适当删除、 合并、精简等方法,适量削减学校的各种知识性德育课程中不科学的、效果不好的门类与内容,并根据哲学伦 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社会学等理论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规律与需要,研究、探索并逐步建设几门真正意 义上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并强调,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活动性德育课程也是整体大 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或主课之一。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也应有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目的、教 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标准。

有关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它的外延的界定与内涵的确立问题。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将传 统的与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内外与校内外的班组、团队会活动与最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社会 实践活动作为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原型。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两者之间,无论在课程的外延或范围 (数量)上还是在内涵或本质属性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外延或范围、数量上看,我们所说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既包括前面提到的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 到的各种专门活动,又包括各种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的、甚至从未被看作教育活动的、但却具有 育德性、德育意义或德育作用的,即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发展有客观必然的实际影响的其它一切校内与校外 的正规与非正规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应该被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设计者与执行者加以认真的考虑与吸纳。

其次,从内涵与本质属性上看,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或实践,是在教师、学校、家 长与社会的要求下,由整体对学生个人的、从上而下的、自外向内地单向地组织或发起、并要求 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与此相反,在我们提出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 主人或主体,是真正的参与者与当事人,不是客体、旁观者。在其中,学生是他们的人生 舞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演员、主角,也是他们自己的管理者或领导者;学生参加 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主体参与活动、一种对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介入创造活动。在这种活动性德育 课程中,教育者认识到并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的主体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是有 权利并有责任或义务参加或参与校内外一切活动的积极主体,引导启发学生作为活动的积极主体意识到自己作 为活动的主体有权利也有责任并真正自愿地主动地、直接地、民主地参与到校内外各种事务、活动及其决策与 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主动地选择、吸取(接受)各种活动的教育影响,以发展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责任 感、参与能力与其它各方面的品性、能力与素质。这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的活动, 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主体自己塑造自己的活 动或自己构成自己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动。人具有主体性与创造性, 他需要的是将其作为主体的真正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只有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才会为德育中存在的 空洞说教与机械训练和学生言行不一(知行脱节)与缺乏自觉纪律和责任感(及使命感)等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提供思路与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主体参与式活动是真正的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是真正的活动性德育课程; 这种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

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真正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外延或范围与内涵或本质是什么?在中外德育理论界 ,从总体上看,从理论角度对这些问题作系统探讨与阐述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学校德育的实践发展 已经先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在当代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中已有了不少 有意与无意地、自觉或被迫地出现的各种可以被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领域的新措施、新方法与新尝 试,尽管它们在外延或范围、尤其在内涵或本质上并不完全、也并不严格地符合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要求。

用传统的经典的德育课程理论看,现代欧美大多数学校不仅没有过去那些如公民课、道德哲学等知识性德 育课程,而且也没有过去那种通过宗教活动、学校仪式与通过榜样、学校规则控制学生生活,形成特定道德品 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这一意义上看,人们可以说,现代欧美学校无德育。但是,从现代的课程论观点 与现代德育课程发展的实际看,在欧美大多数学校,除了通过各育、各科的学科教育与教学中的潜在德育课 程或隐性德育课程以及我们论及的道德推理课等显性德育课程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外,更有通过由 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学习、生活、闲暇活动与劳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使学生从中受到教 育(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活动性德育课程, 学生们正是在这些日常的活动中,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 成长的。在传统教育观与传统课程论中,看起来是无德育的不少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泛 德育,而且其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批判借鉴的。

在我国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历来是受到普遍重视的,而且积累了 不少好的传统与经验。从形式上看,可以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范围(尽管从内涵上看还值得研究) 的有: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社 会考察与社会调查、公益劳动与社会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课外学术活动等)、军事训练与勤工助学。此外, 如实验、练习、作业、音体文娱活动等等也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中,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发展与研究。它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特定 的德育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各个方面,不少学校作了系统的、制度化的探索。这些社实践活动 不仅对专业学习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方面的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前述种种历史传统与新的探索对于建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一个宝贵的经验;但是,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 建立需要一个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的、反复的、漫长的科学探索与实验的 过程。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是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又译隐 蔽课程、潜在课程、潜藏课程或潜课程)或自发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它的研究。

隐性课程或自发课程的概念是由菲利普W杰克逊(Phillip.W.J-ackson)在他的《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1968)一书中首先提出的[4]。此后,德里本、弗里丹柏格、罗森塔尔与柯尔柏格等人都讨论过这个 问题。而且,在不少人看来,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涂尔干及以后的一些功能社会学家、存在主义现象 学家以及杜威和皮亚杰那里。

从目前的情形看,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看法。按照罗兰恩特梅根的看法,隐性课程是指在 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或者是指能导致学习的(无论是否有目的)、与学校教育相联 系的一切东西;或者可以更具体地定义为,隐性课程是既非学校、又非教师所教的东西。无论教师如何开 明、课程如何进步、以及学校的社会方向如何,总会有某些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东西无需在英语课中讲授, 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但学生总会从中学习到他们的生活观与态度[5]。

基于现代课程论新发展的上述观点,我们可尝试建设由正规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与非正规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组成的完整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其中,首先是正规的认识性德育课程与正规的活动性 德育课程这两类正规的或显性的德育课程,然后是潜藏或隐蔽在这两类正规或显性课程之中或之后的隐性的或 潜在的德育课程,最后是教育环境中体制性与气氛性的德育课程。这样,在两类正规的或显性的德育 课程之外,还需要研究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或潜在的德育课程。

(一)与认识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这一类隐性德育课程实际上又可分成两个部分来 讨论。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一部分实际上可指学校中专门的、旨在德育的知识性、认识性或理论性的课程 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课、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因素。专门的认识性德育课程有其预定的目的、 内容与作用,但是,学生从这些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 的结果。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二部分指的是学校中除专门旨在德育的认识性课程之外的其他一切认识性课程中 的育德因素与育德作用。这种育德因素或育德作用隐含在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并以无 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发生着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当然,应该注意的还有其消极作用。教育社会学家们曾讨论过隐藏在历史、宗教、语言、文学等课程中的 教材作者的幽灵问题,即教材作者、教学材料或内容的设计者与提供者以及教师在价值观、道德观上的偏 见、曲解与错误的问题。这些因素中有些是被有意地放入课程内容之中的,有些是无意地隐含在正规的课程内 容之中的,有的连作者与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与作用。如历史课本中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因素,宗 教、语言文学中的性别歧视与社会阶层偏见。

(二)与活动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在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前半部分是显性的、 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后半部分是隐性的、非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整个隐性德育课程体系看,这是第 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当然,即使在前半部分正规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有隐性的育德因素包含其中 。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三类与第四类是教育、德育环境中体制与气氛的育德因素、育德作用或育德意义 。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所谓体制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 与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体制;所谓气氛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与 社会的特定的风气和氛围。在特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体制是环境中固定、形式化了的气氛,是硬的气氛, 而气氛是环境中软化了的体制,这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分开的。在很多课程社会学者与道德 教育研究者那里,体制与气氛两个因素通常与校园内外的文化这个概念相通用。

从特定角度看,这方面的隐性课程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当然,这三个层次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截 然区别开来的。

1.第一层次是物质空间方面的隐性课程,它指的是学校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班级教室设置等物质与 空间环境方面的体制(布局)对于学生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曾 指出:课堂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在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有时候,学校的建 筑本身就象征着历史传统、校园文化与校园气氛,这一点可以在欧美与中国大学中某些古老建筑物中看到。在 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认为,学校如同一个舞台,教育、教学这场戏就在其中演出,而影响这场戏 的效果的因素不光有导演、演员、台词与动作等,舞台本身的设计安排及其性质、特点也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 所与机构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传统的学校教室布 置中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讲台下,象征了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与知识传播中的权威主义。而当课 堂桌椅被安排成圆圈形,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坐,而教师成为其中的平等一员,一些激动人心的现象与结果 可能会因此发生。再就办公室中的桌椅布置而言,不仅反映了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价 值观念,也对进入其中的学生们发生一定的作用,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校长与教师的为人风格及其处理同事关系 、师生关系的态度与方式。在这些事例中,学校的物质空间环境起了一种无声的语言的隐性教育作用 。最后,我们前面论及的学校围墙也是学校物质空间环境中对学生、甚至教师与公众发生很大的隐性作用 的体制因素之一。

2.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二层次是指学校组织制度方面的隐性因素。具体有学校的组织与领导方式,教学 、生活与其他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因素。在这一方面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学校的领 导与管理体制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大学是教授治校还是官吏治校?教师与学校对大学管理的参与程度如何 ?学生自治的程度如何?在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学校内部有什么样的规章 制度、纪律守则?所有这些制度或体制方面的因素都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 、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作为德国大学学术自由传统之一的学生自由选课制度不仅没有使大教室的座位 日趋空闹,相反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富有自觉性、积极性,并锻炼了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觉检查的习惯 、能力与自主负责的素质。在这一点上,我们再看加拿大散文家兼文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 一文中对牛津大学教学状况的描述与评论。他写道,在牛津,方法是陈旧的,它轻视科学。它的讲课很糟。 它有从不教课的教授和从不听课的学生。它没有秩序,没有安排,没有制度。它的课程表令人看不懂。它没有 校长,它没有国家立法来告诉它怎样教书然而,它成功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 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秘诀何在?我了解到,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但是,导师 是怎么教学的?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系统地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 变成了成熟的学者。利考克评论说,牛津并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眼见得到的效率。只要是好学生,导师 就会对他喷烟,直到在他心里点燃火苗。说牛津教授只对学生喷烟,当然指的是教授叼着烟斗检查学生的 论文与报告,与学生讨论聊天。他重视的是那么一种自由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方式,一种教育气氛对学 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中,教授的指导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发生教育作用的。大 学考评制度中对学生作弊采取罚款等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学生、严肃考场纪律与公正原则的要求。但 是,根据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学生作弊处罚制度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有意义的作用。原因何在?我们应该好好 地思考一下:这种处罚措施合不合理?有没有作用?这种措施的制订有否经过学生们的民主参与的讨论与同意 ?的确,从宿舍生活与上课点名等管理制度与规则等等,都需要考虑究竟是单方面地制定一些男女学生隔离制 度与上课点名、缺课处罚制度呢?还是让学生作为主体民主地参与讨论制订与执行合适的制度,从而让学生从 他们的选择、行动中吸取教训、承担责任、学会自律呢?学校与社会环境中的其它体制与措施是否与此相配合 ?

3.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三层次是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因素,它指的主要是各门学科的隐性因素、师生关 系、教师人格与心理影响、班级心理环境的气氛等等。其中的某些因素如各门学科中的隐性因素前文已经论及 ,再如教师的心理影响与期望对于学生的作用大家都比较熟悉(如皮格玛利翁效应),此处不再展开。这里 只就教师人格与师生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问题作些讨论。

关于教师人格榜样的作用从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韩愈的以身立教, 中国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在外国,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 ,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现代的苏霍姆林斯基 说得更好: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 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的确,教 师人格的教育力量是很大的,用追求理智统一性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接近一个将自己无私地 投入与专注于探索真理之中的教师[6]。

综而言之,从影响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发展的因素角度看,在学校内外,凡是人们能够想到与看到的一 切现象、事物、活动与观念都是广义的隐性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学校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要考虑的有教育中 的各种因素(各育因素、各科教学)、各个途径(活动教学、学科教学与环境中的体制与气氛)、各种教育力 量(家庭、学校与社会)以及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各成系统的德育课程以及它们 以一定方式构成的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挥的综合性教育作用。学生们无论是否在接受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课程 的教育与影响,他们始终在接受着前述各类隐性的或潜在的或自发的课程的影响,这种隐性德育课程对于 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必然的和巨大的,同时,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又是潜移默化的与无形的,犹如电学中不 可见力场的运动和无线电波的不可见传播。学校要引导学生去适应、选择这些隐性因素并主动吸取其中的积极 影响,这样,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中,配合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才会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思想 、政治与道德素质方面发挥出最佳作用,收到出奇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政治视频

一年级下册第5课《火车开啦》广东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下第三单元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姚娟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福建邓玲荣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做负责的人》甘肃雷婷

精通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Lesson 20课文讲解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三单元第2课《退一步海阔天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赛君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中秋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励娜

小升初锦囊三年级语文第108集

小升初冲刺第5次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秧秧

与"思想品德教研: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