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反思与思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摒弃缺点、发扬优势,我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品社教学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2016年政治寒假作业选择题参考:初一年级
慕课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16年寒假乐园)九年级上册政治寒假作业测试题
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榜样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16年八年级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简答题
湖南湘阴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政治试卷(含答案)
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16年高中高二上学期政治练习卷
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效果
2016届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吉林实验中学15-16高三政治一模试卷(带答案)
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6年1月31日时事政治(国内)
内化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16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试题(带答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10篇)
2016年高二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
2015-2016三大高考政治复习方法解析
2015—2016学年度高一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2016高考政治复习民主与专政的正确关系知识点
高考第一轮政治复习要以高考角度看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
苏教版2015-2016年高二上册政治期末考试卷
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策略(7篇)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总结
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纲分析
高分生详谈2016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方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