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目标 教材 重点 | 以学校、教培研中心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科目的考试说明为依托,落实好本学期的备课组教育教学工作。期中考试前完成哲学新授课,到期末完成经济和政治一轮复习。 针对教学实际,早作安排,扎实推进。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结合,多练高频点,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力争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中考出较好的成绩。 | |
| 课组 活动 安排 | 周次 | 活动内容 | 
| 1-2 | 教学计划、进度讨论,集体备课哲学认识论 | |
| 3-4 | 集体备课哲学第三单元和单元练习选编 | |
| 5-6 | 集体备课哲学第四单元和单元练习选编 | |
| 7-8 | 集体备课哲学综合卷练习选编 | |
| 9-10 | 期中考试安排 | |
| 11-12 | 集体备课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 |
| 13-14 | 集体备课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 | |
| 15-16 | 集体备课政治生活第一、二单元 | |
| 17-18 | 集体备课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 | |
| 19-20 | 期末复习练习选编 | |
| 21 | 期末工作总结、寒假自主学习资料选编 | |
备课组教学计划
| 周次 | 日期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 备 注 | 
| 1 | 9.1--9.5 |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 |
| 2 | 9.89.12 | 唯物论和认识论复习 | |
| 3 | 9.159.19 |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
| 4 | 9.229.26 |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
| 5 | 9.2910.3 | 国庆放假 | |
| 6 | 10.610.10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
| 7 | 10.1310.17 |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
| 8 | 10.2010.24 |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 |
| 9 | 10.2710.31 |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 |
| 10 | 11.311.17 | 《哲学生活》复习 | |
| 11 | 11.1011.14 | 期中考试 | |
| 12 | 11.1711.21 | 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 |
| 13 | 11.2411.28 | 复习《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 |
| 14 | 12.112.5 | 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 |
| 15 | 12.812.12 | 复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 |
| 16 | 12.1512.19 | 复习《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 |
| 17 | 12.2212.26 | 复习《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 |
| 18 | 12.291.2 | 复习《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 |
| 19 | 1.51.9 | 复习《政治生活》第四单元 | |
| 20 | 1.121.16 | 综合卷练习 | |
| 21 | 1.191.23 | 综合卷练习 | |
| 22 | 1.261.30 | 期末考试 | |
哲学的改造
社会性偏差与政治课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政治教学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帝国主义
如何增强政治科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运用多媒体依托互联网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五段式”教学法
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
外因也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吗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设计考前自主复习 实现高考完美冲刺
新世纪中国政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高考政治复习微观知识整合探索
设置在政治选择题中的“陷阱”
政治高考论述题的哲学思维解法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切实加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学
“四读二论”教学法
知识分类与政治课教学策略的优化
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
正确理解“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彩图插图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中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中学政治课改革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