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育和教学总的目标要求是:力求体现加强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的统一。
具体目标是:
1、加强对国情、国策教育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基本国策。
2、知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
3、要求学生初步懂得用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观察社会。
4、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提高思想觉悟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二、教材结构情况和特点
初三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脉相承的。该教材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突出了对我国国情、国策方面的教育。把我国的国情、国策教育作为重点,这样加强了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又突出了针对性必实效性。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第一(第一课)、二部分(第二至四课)和三部分(第五课)
教材的结构:
1、前言部分是全书的总论,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2、第一部分(1课),主要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本部分包括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制度,其重点是资本主义社会。
3、第二部分(24课),主要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也是本教材的重点。
4、第三部分(5课),主要讲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三、学生情况分析和主要措施
1、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对我国国情、国策的了解和认识,在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法律术语上有一定难度。
2、学生思想观念转变(即从过去的思想道德,纪律观念转向法律观念)有一个过程,对于接触新的知识(法律知识)存在一定困难。
3、我校初二年级政治实行的是开卷考试,往往开卷考试难度较大,题量较广,学生信心不足,加之初一学年统考中政治成绩又不理想,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4、针对上述学生情况,我主要在教学中,加强三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尽量以例说法的方式。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和现象,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实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本学年度教学课时安排
前言:2课时
第 一 课:3课时
第 二 课:5课时
第 三 课:5课时
第 四 课:3课时
第 五 课:5课时
第 六 课:6课时
第 七 课:5课时
第 八 课:5课时
第 九 课:5课时
第 十 课:3课时
第十一课:5课时
第十二课:6课时
第十三课:5课时
第十四课:5课时
第十五课:6课时
第十六课:3课时
五、存在的不足和打算
以上计划是学年计划在具体的实行中,肯定会存在有不足之处。在不足的地方,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从弗格森案看美国的种族问题
竞争与合作:大国之间如何相处?
冷战后《纽约时报》涉华政治类报道的意识形态倾向
盘点普京是如何被外媒“失踪”的
破碎的欧洲秩序之梦
中华传统优秀政治文化是协商民主重要来源
第7课关注经济发展同步练习题: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
国际信用评级需要中国声音
新自由主义如何成为了经济灾难的代名词
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与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0届论坛综述
推动欧亚一体化反对混乱的帝国
普京的三剂“颜色革命”解毒药
俄罗斯对外结盟的目标形成及影响因素
美国霸权没有死 衰落中仍通过暴力开展攻势
美国为何独钟颜色革命?
白宫政治顾问卡普兰:在这些地方,民主为什么行不通
转型范式的终结
“民主化”为何不能拯救中东
外媒:排外主义与极端主义同样可怕
欧亚洲际高铁改变地缘政治
从“一带一路”海外传播看中国外宣的成功与不足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印度
俄罗斯社会转型及其文化约束
冷战时期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楔子战略”
美国黑人:持续半世纪的民权远征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及其对“疆独”组织的资助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有两大致命缺陷:集团政治和排他性价值观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第6课参与政治生活练习题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