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权利,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二、本课设计的依据
(一)依据学生
初中生面临三个现实问题: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怎样正确维护权利?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模糊不清或存在错误观念。
(二)依据课标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课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年,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难点: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和联系;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四、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比较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课时安排
本课共2课时,一框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调查学生对法律以及权利问题的认识情况,以了解学生的法制观念;剪接有关全国人大开会的录象;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收集学生中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和素材;布置学生回家看电视,认识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的意义。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全国人大会议的录象,之后投影国徽。要学生弄明白:国徽图案的涵义、人大代表的组成、代表在开会意味着什么? 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引学生入教材,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合作探讨深入浅出 通过探讨,掌握以下知识:1、我国的国家性质;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3、举例说明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 落实课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让学生明白:人民民主专政,既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也包括对敌人(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对于专政问题不必展开讲。
过渡 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与公民权利分不开 本框两目内容的衔接
比较探讨
明确概念 播放录象、投影宪法有关内容:探讨有关权利的基本知识,即公民权利的涵义、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澄清两对模糊概念,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分析漫画:弄清人民、公民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逻辑追踪思考交流
小寒案例分析:公民有什么权利?如何切实得以实现?——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立法保障——宪法——司法保障 要学生明确:
1、公民权利谁赋予?
2、公民权利谁保障?
投影法制漫画,合作完成课本P7中部分具体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小结:立法保障的含义
分析女生被搜身案例,思考: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小结:司法保障的含义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学生列举哪方面的权利与什么法律有关?学生列举被侵权和维权的案例。
总结: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是维权的利剑。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真正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维权的观念和意识。
中考政治考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融入新集体
中考政治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015-2016学年初一政治期中复习整理:走自立自强之路
中考政治考点: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中考政治考点:艰苦创业,与时具进
中考政治考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
初一上册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中考政治考点:人口现状的特点
中考政治考点: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中考政治考点:节能减排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师爱助我成长》知识点:初一上册政治期中考试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考政治考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中考政治考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中考政治考点:公民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力
中考政治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考政治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中考政治考点: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中考政治考点:大力弘扬奥运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考政治考点: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中考政治考点: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人教版初一上册政治《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期中复习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