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 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围绕"走进中学"、感受中学生活、促进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本单元包括"珍惜新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两课内容;第二单元"自我新期待",本单元包括"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自我新期待"三课内容;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本单元包括"做情绪的主人""品味生活"两课内容;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包括"学会拒绝""保护自我"两课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教七年级1013班、1014班、1015班三个班级的思想品德,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刚进入新的学校,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但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学习机会,感悟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学会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初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重视常规教学,做好课前准备,课后批改作业,及时对学生反馈的情况作适当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思想品德的教学。
3、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6、关注潜能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7、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六、课程安排:
单元 内 容 课 时
第一单元第一课2课时
第二课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第二单元第三课3课时
第四课3课时
第五课3课时
复习与练习3课时
期中测试复习与考试及讲评3课时
第三单元
第六课2课时
第七课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第四单元
第八课2课时
第九课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期末模拟期末复习与考试及讲评3课时
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于成长
第四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认识新伙伴
谈谈政治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肯定生命 尊重生命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教案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孝敬父母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册融入新集体
形象
做个快乐守信人
爱国情操的表现 教学设计(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政治教师应该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书——新时期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竞争与合作”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追求高雅生活
未成年人被侵权及犯罪的思考
第一册追求高雅情趣二
做情绪的主人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做情绪的主人》
公民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学习习惯与学习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初三试题
浅谈启发式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
初二《思想政治》各课主要知识点
犯罪与刑罚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