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与学生生活的社会
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学会合作6课时
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12课时
第三单元放飞和平鸽9课时
第四单元只有一个地球12课时
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9课时
2014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检测试题
2014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初一年级政治期末预测试卷
秋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
2014七年级上册政治考试测试题
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试题2014
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试卷答案2014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试卷
2014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2014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2014七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检测试卷
政治2014年七年级考试试题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思想品德2014年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2014
2014年秋期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测试卷
秋期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简答题
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
2014年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题2014年
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测试卷2014
2014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2014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201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试卷答案
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题2014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