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与学生生活的社会
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学会合作6课时
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12课时
第三单元放飞和平鸽9课时
第四单元只有一个地球12课时
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9课时
2017年中考政治第一轮摸底试卷备考(练习)
中考政治备考:政治如何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16年初三上学期期中易错政治试题集锦
时政热点:“扶贫书记”以生命书写时代赞歌
李克强:奋力开创东北全面振兴新局面
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做一个自尊的人教学计划格式(北师大版)
2017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7大热门考点
2017年全国高考大纲政治考纲解读
名师讲解高考政治合法的劳动收入易混点
时政热点:“竞争性分配”才称得上精准扶贫
盘点高考政治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易混淆知识点
20202016年高一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同步练习及答案
智慧养老要的不仅是智慧
2017高考政治利润与经济效益易混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责任与角色同在复习知识要点
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016-2017年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政热点:坐食民利的基层“硕鼠”就该人人喊打
时政热点:“猛料”十足的反腐专题片发人深省
时政热点:永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如何提高政治解题能力
2017年中考政治一模考点复习:网络交往新空间
2016年10月20日时事新闻(国内+国际)
2016年10月19日时事新闻(国内+国际)
2017中考政治复习指导:中考复习注意事项
总结归纳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2016年10月18日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关注经济发展复习知识要点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