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 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
(5)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6)处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景看好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时事政治:先进人物
社会时事热点:“滴滴短信扰客”,说好的垃圾拦截呢?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经济时事热点:中国市场是游戏改编的救命稻草?
李克强与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航天理想
营养午餐别留隐形饥饿死角
名师指导:2015中考政治备考技巧
中考政治考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始
时政热点:改地名,政府决策不能随意化
2014中考政治必背知识考点
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2014中考政治必背考点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时政热点:监督机制完善,代表履职才能到位
社会时事热点:“家庭医生”应让医患都有获得感
大学生就业,让每个选择都有光彩
时政热点:不必对微信“潜水”官员“舆论绑架”
时政热点:国土督察机构应受理所有举报
文化时事热点: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6年6月15日时事政治(国际)
时政热点:从鄙视到“惯性”是干部忘了“我是谁”
征收拥堵费,如何不让“路堵”变“心堵”?
违规使用公车成四风“重灾区”的警示
社会时事热点:“裸条”借贷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时政热点:戳破“威胁纪检干部”的“纸老虎”
环保面前,文艺演出不应免责
文化时事热点:“偷鸡腿母亲”事件背后的扭曲与沉重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