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在这半年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能够立足于本校的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将品社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还能从课堂及课外的活动中认识社会,学会生活,提高生存的能力。接下来我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加强行为品质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是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在课堂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真善美,学会辩别社会中的事物,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基础上,对自己言行举止进行自查,自矫,自训,从而渐渐形成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督促自己的好习惯,时间久了良好的品质就逐渐形成。
二、创新使用教材,让品社课真正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引子,它只是告诉教师本节课的知识范围在哪,真正的教材是在社会中,在教师的脑子里。在品社课堂上,我从不照书讲书,因为学生们在课前对于书中的内容基本上已了解和掌握,所以课堂上的我都是领着孩子找寻生活中的学问,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事,了解身边的人,懂得怎么去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人与事。这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聚精会神,听得入迷。由此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学会适应社会,学会生活的能力。
三、创新使用学习笔记,让学把做作业当成心爱的小画本。
学生作业一直成为教师们的难心点:学生不爱写作业、作业收不上来、作业乱写乱涂……这一系列的问题 我也遇到过,本学期我在实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作业改革,学生作业形式仿照手抄报,学生可以自己确立作业的内容、形式、版式、边框样式等,总之我把作业权全部交给了学生,学生反而做得更认真,交作业时都是一幅幅精美小报,学生爱写老师也爱阅。
总之,本学期的品社教学工作收获了难得的经验,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沿着这扎实的创新的脚步,收获更崭新的成绩。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要学会“网上走基层”
管好电商平台,不妨学学集贸市场
20世纪90年代台湾在美游说和中美的关系
商家宰客,职能部门为何总是被打脸
社会热点:飞机延误,也不能冲地勤撒野
民生观察:房地产去库存须调和“冰火两重天”
政策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把“手术刀”
文化热点:承认“城市留守儿童”比什么都重要
经济热点:除了健身教练,还有多少“7天速成的职业”?
时政热点:干部常保“冰心”需要制度“撑腰”
“留学生卖煎饼”赚的不仅是钱
社会观察:眼见高楼起,执法部门在哪里
2016年4月第4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社会热点:制度缺陷是“贩血顽疾”的病根所在
文化热点:不要让文化沦为商业道具
反腐败对经济发展有利无害
女诗人“邀人摸胸”糟蹋诗与远方
2016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总结
天坛奖“反商业”风格令人期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
文化热点:欢乐颂:“老干部”式审美有毒
实现医保“全国漫游”只是一个开始
时政热点:“不作为”何以成为一种职业优势?
文化热点:博物馆长出借国宝念错了“生意经”
文化热点:广场舞“年轻化”何尝不是好事
政策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支撑
文化热点:反腐剧的“突破”是时代的进步
文化热点:梅腔京韵长城绕,留下梅香四海飘
国内要闻:李克强“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经济热点:降成本要降到企业痛处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