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总结
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命多么可贵》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政府、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又如:《规矩与方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不耍赖皮。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2011-2012年度上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一文来自斐斐课件园!/JiZong/ZhenZhiJZ/82411.html
九年级政治财富论坛单元训练试题
2013年中考政治模拟调研考试题(有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总复习单元测试题
2013年中考政治模块模拟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拟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专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3届中考政治考点知识解读:法律知识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3中考政治模拟调研考试题(带参考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课时同步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课时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检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有答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2013年初三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2014年初三政治期末试卷
2013届中考政治漫画题复习试题
2013年中考政治模拟调研考试题(含答案)
国策经纬单元练习(含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复习题(附答案)
和谐社会检测试题(带答案)
初三上册政治期中试卷解析
九年级政治爱我中华单元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块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政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