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中,我组立足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落实“规范、合作、创新”三大理念,积极探索“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备课组为主阵地,实施“课堂教学课题化,课题研究课堂化”,完善常规管理和过程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参加教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加强对备课组长的培训与管理
1.选择富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在本学期,我们选择了三位青年教师:徐辉、黄勇、胡燕青担任备课组长.他们有的有着丰富的备课组管理经验,也有的刚刚度过见习期,没有任何经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有责任心,肯于承担,虚心学习.这是做好备课组工作的前提.
同时,我们也把这作为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举措.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涌现,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与合作意识.
2.明确职责,加强常规管理
我们要求备课组长在一学期内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1)定期(两周至少一次开展正式的备课组活动并有文字记载.
(2)管理规范: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做好本备课组学生、教师获奖情况以及公开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协调本组教师做好命题、阅卷、试卷(试题)分析工作.
(4)每学期负责一个备课组小课题或策划一次学科特色活动.
3.优质引领,促进发展
我组区优秀教育人才较多(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两人)。这是教研组发展的优质资源。我们要求每位优秀教育人才要带好1个备课组,培养1位优秀的备课组长。叶志红负责七年级;叶海涛负责八年级;林军负责九年级。优秀教育人才要在专业水平、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引领,促进备课组建设,提高集体备课效率。
二、开展多种层次的备课活动
1.开展单元联席备课,汇聚群体的力量
本学期我们从我校社政学科教师结构、专业配比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开始实行单元联席备课。
每两周三个备课组联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个备课组选择一个主讲人分析单元教材。每次集体备课,不同年级的主备课老师负责主讲,其他老师(包括其他备课组的老师)针对本单元(模块内容)进行研讨,为个人备课提供框架构建和教材指导。尝试联席备课就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组团队优势,弥补备课组之间的差距;也有利于教师对全套教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整体的视野来解读把握教材。
具体做法:规划分工——资源收集——个人主讲——集体研讨——个人调整。
(1)规划分工:在开学初,各备课组先讨论学期整体安排和教学进度,其前提要求备课组成员必须对教材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在探讨交流中,我们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和各自的专长,按单元领取各自的主备课任务。在任务的布置上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又力求全员参与,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主讲一次。
(2)资源收集:备课组成员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始就自己的分工的专题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我们所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两个:历史与社会网,人民教育出版社,并着手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3)个人主讲:根据开学之初制定的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每次单元备课每个年级确定一名单元备课主讲人。主讲内容主要有:本单元的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内部的框架结构分析、本单元的具体分析、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教学建议。通过主讲人的分析,使得其他教师对本单元内容一目了然,为个人备课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4)集体研讨。在该备课主讲人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教研组其他教师针对本单元的结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各抒己见,探讨自己在这样的框架构建下该如何体现重点、突破难点,并具体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5)个人调整。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在实践的体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个人调整既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又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有利于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2.积极开展组内交流,让集体备课常态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随时会遇到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利用各种形式随时进行交流和探讨,这种非正式的集体探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使集体备课常态化,更具实效.
3.加强个人备课常规管理
在强调集体的同时更要加强教师个人备课的管理。我们认为教师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个人备课抓好了,才能促使教师能更好地在集体备课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本学期我们要求回归纸质备课,备课内容包括三维目标、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要求实际教学内容必须与备课内容保持一致。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而要摸清学生的情况,必须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比如,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和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还以备课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自主命题活动,本学期共自主命题13份,并结合典型试题进行分析,提升教师命题的能力与教学的针对性.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观摩活动
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观摩活动(选拔课、磨课、主题研究课、推门听课等),组内教师在本学期共开校级公开课12节。
1.开展地方课程选拔-磨课活动
在本学期,我们以区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为契机,开展了地方课堂教学选拔活动.我们由三个备课组各推荐一位教师参加评比.参赛教
师独立备课,组内教师担任评委.通过对三节课的综合考量,选拔出黄勇参加区地方课程评比.在区市地方课程评比过程中,我们以八年级备课组为主体,在校内外组织了四次磨课活动.组内教师群策群力,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家深入研讨,分析得失原因,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反复“磨课”,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了教研组的群体智慧,也为黄勇获得市地方课程教学评比一等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在本学期,我们对原有的听评课制度进行了改进,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进行了两次课堂观察活动.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方式,在以往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倾向,如“以多取胜,一问到底”“偏离主题,为问而问”“脱离学情,偏深偏难”“自问自答,缺乏停顿”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发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深刻反思,我们决定把课堂提问确立为本学期观察的视角.
在第一次课堂观察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三份观察量表:《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主要从提问类型、回答者的选择、教师理答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停顿、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相关的提问数、学生提问等角度进行定量分析)《课堂提问细节观察表》《课堂教学实录》.在任务的分配上,我们选择由一位同备课组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实录》的记载,其他教师负责《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课堂提问细节观察表》.
在这次观察中,由于没有课前会议这一环节,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前几分钟甚至是在上课后才看到观察量表,对教学内容和观察[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任务不是很熟悉,这制约了观察的效度。由于大部分教师对课堂观察比较陌生,对课堂观察的项目的理解有差异,这影响了课堂观察的可靠性。从事后的数据分析来看,不同观察者所记录的数字有较大的出入.不少教师反映工作量过大,难以完成.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在第二次课堂观察中作了修正.我们将《课堂教学实录》改为《问题的设置与解决的有效性》(从问题内容、学生回答状况、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定性观察),对《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中一些有歧义的观察项目也进行了修正.在任务的分配上,由同备课组教师合作承担
《问题的设置与解决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的观察任务,其他教师负责观察课堂提问细节.从课后的研讨活动看,更具实效.
通过两次课堂观察活动,我们引导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观察的能力.在课堂观察活动中,我们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开公开课,同时积极鼓励老教师积极参与.在第一次课堂观察中,吴宏良开课《抢救生命》,他的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简明实用,注重演示,得到了组内教师的一致好评.在两次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教学难点突破的策略选择上缺乏针对性,手段单一.通过集体研讨,我们决定将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作为我们下学期课堂观察的主题..通过系列化的课堂观察活动,争取每个学期解决一到两个主要教学问题.
四、开展多级课题研究工作,向教科研要效益
随着课改的深入,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彰显,我组一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本学期,我们完成了市一般规划课题《基于学科网站的历史与社会课题化学习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推进市重点规划课题《历史与社会考试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提升了组内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推动了我组向研究型教研组的转变。
在本学期,我们还遵循课堂教学课题化,课题研究课堂化的工作思路,在八、九年级备课组进行了小课题研究的尝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外作业多元化实践研究》九年级《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小课题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备课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由备课组长为负责人,组内教师全员参与.通过小课题研究捕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教师公开课、教师互评互议、总结反思等过程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在本学期,我们组织了第三届“S&S”学科竞赛和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学科竞赛七、八、九年级各有30、36、36位学生参加,命题由其他备课组教师负责,按个人得分和班级平均分评出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通过学科竞赛这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深度,促进了尖子生的培养。
在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校社会思品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与,主题不限,共收到参赛作品44篇,评出一、二、三等奖3、6、17篇,推动了社会思品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品味生活
十五课第一框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情绪——奇妙的“窗口”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丰富多彩的情绪
《走进中学》说课稿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