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在认真拜读了《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第7期的何成老师写的卷首语“问,还是不问,这是一个问题”,真正体会出了“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有效的问题应该是递进式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甚至深思的。”这三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与我市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邢老师共同备了一节体现此主导思想的公开研究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上课结束后,得到了我市70余名教师的肯定。现将此课的教学实录与点评整理出来与老师们共享,愿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宽容的内涵,为什么要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辩证地看待宽容与原则。
2.过程与方法:活动即教学,用情境表演的方法导入新课;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集体讨论合作的方法来理解宽容;用辩论的方法理解宽容的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体验宽容自己、悦纳自己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宽容的必要性及原则
三、教学难点:掌握宽容的原则及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情境表演法、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情境表演,导入新课
活动一:情境表演
教师: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演一演。
(学生思考、交流2分钟,然后请学生自愿上台来表演)
[点评]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为情境,通过让学生的表演,使其亲身体验、感受,其他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明了今后的我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做。通过此活动,导入新课,明确要学习的主题,即宽容。
第一组学生:(两名女生)俩人先是站在那儿,老师提示说:“不要心疼了,踩一下吧。”同学们都笑了,然后一个同学踩了另一名同学的脚,轻轻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另一名说:“没关系。”老师说,表演得好不好呀,同学们说“不好”。(学生们这样的评价估计是因为声音太低,他们都没有听清楚。)老师说,那谁能表演得更好呢?请上来试一试。
第二组学生:两名女生又上了台,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一个说对不起,另一位说没关系,这次她们的声音较前面两位同学稍大了些,老师说,可以吗?同学们说,还可以吧!
老师说,那有没有愿意表演情境一的呢?两位男生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一上台,一个男生狠狠地踩了另一名男生的脚,只听被踩脚的男生说:“你没长眼呀,往哪儿踩?“踩人的男生说:“踩你怎么了,看你大惊小怪的。”然后就推互相推搡起来,同学们在欢笑声中观察着,体验着……
教师:通过以上同学的表演,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那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同学们愿意采用哪种情境中的表演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第二种”。
教师:那为什么呢?(教师步步追问)
学生:因为第二种情境表演体现了宽容。
[点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体验和感悟的层面上,应该进一步内化和升华。认识的发展途径是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了的东西比感觉到的更深刻、更稳固,要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其指导实践。
教学环节二:深度追问 探究交流
活动二: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那面对宽容这个词,你想问些什么问题或者说有什么疑问呢?(请思考1分钟)
学生1:怎么做才能算是宽容呢?
学生2:什么是宽容呢?
学生3: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宽容吗?
学生4:为什么要宽容呢?
[点评]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切从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一切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来进行本节课学习。学生能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有深度的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说明老师在有效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老师将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如“怎么做,什么,什么情况,为什么”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活动三:学生自读教材 师生交流互动
教师:没想到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比我想到的还要多,既然同学们提出问题来了,那我们一块来解决吧,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看教材P100~104。(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
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宽容呢?
学生1: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教师:很好,能不能再具体一些。刚才谈到的境界、美德是对宽容这种优良品质的描述,请再想一想,什么是宽容呢?
学生2: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教师:谁能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宽容的含义?
学生: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
板书:原谅、不计较他人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那请继续思考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到宽容呢?
(这个问题稍微有些难度,同学们再仔细看一下教材,请提炼出是关键词?)
学生1:有了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板书:获得朋友
[点评]尊重学生的回答,将学生提炼的答案写为板书,虽然学生的回答已打破了教材的顺序,但真正教师做到用教材教。
学生2:因为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一个人学会的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教师:请提炼出一个关键词来,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境界”
板书:提升境界
学生3:因为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宽容饱含着理解。有了理解,就会有谅解、有同情;多一分理解,就少一分误解、少一分怨恨、多一分融洽。
教师:那关键词是什么?是“传统美德”,同学们继续归纳总结得出。
板书:传统美德
[点评]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抓住核心关键词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学生4: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教师:请同学们具体解释一下差异。
学生5: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不同,品德修养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非常正常。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教师:谁能举一个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例子呢?
学生6:我们共同生活在集体宿舍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都存在差异,我们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板书:存在差异
[点评]面对难点,教师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无障碍地快乐学习。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学生7:宽容的人,会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诚心帮助他人,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因而受到他人的尊敬。
板书:受到尊敬
学生8: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教师引导:使对方……;使自己……,那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呢?
学生:利人利已,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
板书:利人利己。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点评]:需要讨论时才让学生讨论,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为了讨论而讨论。当学生面对难点问题,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时候,让学生讨论,依靠众人的力量合作完成。
学生9: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之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
教师引导:实际上就是在说“人非圣贤”,同学们主动说出“谁能无过”,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向别人道歉,说声“对不起”,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接纳。
板书:人非圣贤
既然“人无完人”,那容不容许自己犯错误呢?
学生齐答:容许。我们不仅要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
[点评]即使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要有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能系统性理解、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活动四:学生反思 生生互动
教师: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宽容别人的例子呢?或得到别人宽容的例子?(请思考2分钟)
(教师引导:有的同学怕说不好,没关系,同桌先互相说一下,一会儿再举手。谁来表现一下自己,你是最棒的!)
[点评]教师相信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学生1:我讲一个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这个故事也称之为“将相和”。后人利用这个故事,对主动向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的人,就称其为“负荆请罪”。
(同学们主动热烈鼓掌)
学生2:一次打饭时,我不小心碰了前面已经打了饭的同学一下,结果他的饭就洒了,我急忙说:“对不起”,他冲我笑了笑,然后说“没关系,我再打一份就可以了。”我觉得他很宽容。
学生3:一次,别人拿墨水洒了我一身,他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原谅了他。
(同学们又热烈鼓掌)
教师:这是一个他原谅别人的真实故事,他真诚地宽容了别人,那他就是一个宽容的人,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这种宽容的品质将会伴随他一生,他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点评]践行思想品德教学的“三贴近”原则,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其反思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反思、交流,真正理解宽容的意义,并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做到宽以待人。
活动五:你说我说 发散思维
辩一辩: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
教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说得对与错并不重要,只要勇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可。)
学生1: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是正确的,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是不正确的。就如前面举的蔺相如的例子,廉颇也是有意的伤害,蔺相如也做到了宽容,因为人无完人,以自己的宽容心感化对方。
学生2: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的。比如坏人、恶人。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等做了违背原则的事情也是不可以宽容的。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就像“7·5”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就是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这样的事情就是不能宽容的,也就是说宽容是有原则的,原则问题不能让步。(教师出示“7·5”新疆的打砸抢烧的图片。)
板书:宽容是有原则的
教学环节三:归纳提升 巩固提高
教师:好,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对你今后有什么启示?
学生1:宽容别人,就是提高自己。
学生2:以后要做到宽容,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3:宽容别人必须有原则。
学生4:无意的伤害别人,要向别人道歉。
学生5:今后一定要宽容别人,原谅别人。
……
教师:同学们收获了很多,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下面这首散文诗,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宽容是大海,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能容下竞游的百舸,也能容下一叶扁舟。
宽容是高山,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能容下参天的大树,也能容下一棵小草。
宽容是丝丝春雨,能融化坚固的冰层,敲醒沉睡的爱心;宽容是萧萧秋风,能吹散自卑的阴云,换回遗失的良知。
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谅;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
学会宽容,你会友好待人,积极面对人生;宽以待人,你就多了一扇窗,拥有了一分温馨,同时净化了自己。
[点评]既让学生学有所获,对自己起到帮助作用,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真的很幸福,很快乐!培养其乐学、爱学的学习态度。
教师:刚才上课之初有的同学提出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探讨,谢谢同学们。
[点评]: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虽然本节课没有涉及,但是要给学生一个交代,下节课我们还会继续探究。
附板书设计:
七年级政治下册课时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扬帆起航检测试题
九年级政治下册课时能力检测题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练习题
七年级政治做意志坚强的人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阶段性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自我复习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九、十课单元调研测试题
2012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地球的叹息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无序与有序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政治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试题
七年级政治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阶段测试试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测评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直面挫折同步练习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笑迎新生活单元测试
七年级政治第十三课《分数的品质》测试题及答案
走向世界的中国练习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