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的内容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不封闭自我,积极主动交往,培养乐观开朗性格。
2.能力目标
能敞开心扉积极交友;能在生活中实践交友的艺术。
3.知识目标
理解闭锁心理的危害,知道受欢迎人的共同特征,掌握与友同行的艺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与友同行的艺术。
2.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实践交友的艺术。
四、教学主线与教学版块
1.教学主线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教学版块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敞开心扉,积极交往);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优秀的品质和人格魅力使友谊长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践行交友艺术,广结天下真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并设置问题:每组人物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周恩来和关锡斌是校友、战友关系(伟人的同盟友情);周立波和钱文忠是中学同学关系(名人的同窗友情);贡强和张俊磊是大学同学关系(凡人的同窗友情)。他们都是在自己十几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成为一时同学,一世朋友。即讨论主题:同学·朋友。
【设计意图】本课的主题不是在全部朋友范围内,诠释友谊的美好,而是侧重于从同学关系角度诠释友谊的魅力。
讲授新课
1.我的人际圈
(1)为什么要克服闭锁心理
通过“人际关系树轮图→锁心理图→弦图”的变化分析为什么要克服闭锁心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逐步了解闭锁的危害,懂得积极交往的重要意义,明白往往在有棱有角、释放真性情的少年时期,更容易收获“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友情,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克服闭锁心理的重要性”。
(2)受欢迎的人的共同品质
翩翩少年,拨动心弦,倾吐箴言:你认为人际交往中对方身上的哪些特点吸引你或你身上有哪些吸引他人的优点?
加强理解:播放视频“百年恩来──关锡斌的最后记忆”
【设计意图】每个人身上都有独到的闪光点,即受欢迎的良好品质,这是成为互相青睐的朋友的主观条件。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美德与人交往,收获“一颗心长在两个人体内”的友谊,这样才能成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人。在恰同学少年时积极交往,延续初中时代同窗三年的情谊,正所谓“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与“同学朋友”获得精神上共同成长的历久弥香,收获即使天涯海角却满溢思念,一生难忘的同窗情,朋友情。
2.与友同行
(1)与友同行的意义
出示现代汉语、小篆、甲骨文的“朋友”并设置问题:请观察文字本身,从拆解角度,解析与友同行的深刻内涵?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象真切的理解交友的重要意义。在恰同学少年时,拨动心弦,用棱角的碰撞,迸发友情的魅力。
(2)与友同行的艺术
①出示图片并设置疑问:在我们身边,没有NBA的赛场、没有科比、没有易建联等篮球明星,那么谁会把球给你?你又会把球给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虽然我们没有NBA的赛场,但是学校里却有让同学们挥汗如雨的操场,操场上没有篮球明星,却有我们的同学。在我们有投篮机会时,只有同学才会把球给我,投篮得分,赢得胜利;在同学有投篮机会时,我们也会把球传给同学,投篮得分,赢得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球场竞技、队友间的信任和配合,启示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的交往“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朋友间需要信任,要平等互惠,才能实现双赢、多赢。这往往是恰同学少年,共同玩耍时,才有的默契。
②小组活动:两个同学一组,一个作为指挥者,一个作为执行者,合作再现一幅图,看哪组画得最贴近原图。
点明要求:双方必须遵循规则,手持原图的指挥者不能让画图者看到原图;画图者也不可偷看指挥者手中的原图。
【设计意图】找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和采访——与原图差异较大的一组:双方可能由于缺乏沟通,导致差异较大,但没有互相埋怨对方,充分彰显理解和宽容在交友中的艺术魅力;与原图差异较小的一组:成功原因得益于良好的沟通,彼此欣赏。最终,导出交友艺术: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彼此欣赏,宽容他人。如果我们在恰同学少年时,有意识的在差异面前积极沟通,未来必定实现谦谦君子的和而不同。在日常的合作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尊重差异,积极有效沟通”对于交友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析:双方都是好同学好朋友,有没有出现想把原图给对方看,或偷瞄原图的想法?
【设计意图】朋友应该是坦诚相待的,但是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系。
③名言赏析:人是最复杂的生物,因为人有自己的思想,而在恰同学少年时的我们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在广交朋友之时,希望牢记曾子的话:“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引导学生分析:师者往往是益友中的极品,即诤友,他们直言不讳的指出我们的缺点、不足,促进我们成长;友乃益友,帮助我们的朋友;徒即损友,丢失原则的人。
【设计意图】我们在克服闭锁心理,敞开心扉广交朋友的前提下,乐交诤友、益友,不交损友,慎交朋友。同时通过此环节要学生能正确分辨现实生活中人们关于所谓朋友的一些误解,树立正确的“朋友观”。
六、课程回顾及小结升华
凡人与凡人的友情: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名人与名人的友情: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伟人与凡人的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设计意图】未来不知谁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名人和伟人,但是带着对这一课的感怀,感谢少年时代我们相遇校园成为同学,恰在最浪漫的十几岁许下心愿,惟愿未来芸芸众生中我们是同行的朋友。
七、板书设计:略
怎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最有魅力的课程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培养学生做人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建议
浅谈新教材“推开那扇门”
让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探索生活的意义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教学建议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教学研究
如何实现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
如何指导二年级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加强《品德与生活》课活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师生关系的内涵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探究什么原因使小学生厌学
研读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体会
引导学生“动”中获真知
品德教学新形态 对话教学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们情感目标的分析及策略
立体式教学——思品教学新的载体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教学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培养学生自信心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
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研究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教学研究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教学研究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教学研究
怎样走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误区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教学建议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