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剖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美化家园》。根据课时划分可分为三个活动:“干干净净每一天”“垃圾的处理和分类”“废品大变身”。废品大变身是对前两个内容的升华和延伸部分。其内容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书中一幅幅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做成的生活用品的画面,不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为教学的实施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然而,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已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等问题。本课教学是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开展变废为宝、减少垃圾、节约资源的环保活动,试用自己的双手来美化自己的家园。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和展示的过程中,将废旧的材料进行“超级变变变”,从而加深认识。此内容注重让学生具体感受、亲身体验、相互交流和个性化的领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中学”,从而达到了活动中育人益智的目的。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实验、创造的空间,也体现了新课程下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性和生活性。
[学生分析]
1.结合我校“小班额”实验特点,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空间,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中抓住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基于他们对品德与生活课的兴趣浓厚,喜欢和同学进行探究、合作、交流和展示,喜欢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3.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观察生活的能力都有了进步,对周围的事物也有更多的兴趣。
[创新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为设计基础,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基于以上特点,我选择了本课教学。在本课中我设计三个板块:1.我们一起猜猜看;2.超级变变变;3.小小展示会。在第一个板块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让大家来猜猜它们是由哪种材料做成的,从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产生将各种废旧物品加工成各种物品的欲望,进而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
在第二板块中,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变废为宝的例子,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小组,合作用带来的废旧物品在老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好的地毯上进行小设计、小制作活动,充分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板块中,小组合作,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作品,根据小组合作的创作与展示使学生们在展示会中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加工、重组。并结合我市思品学科,市级重点课题“以搜集、处理信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省级思品学科“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讨、思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参与、体验发现、感悟、评价,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本课设计中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做出有意义的东西。
2.通过设计和展示活动,能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我们一起猜猜看
1.请同学们先来看大屏幕,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几件作品,请仔细观察并且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课件:用瓶子做成的花瓶、用废扣子做的相框、用废旧的塑料桶做的沙滩玩具、用鸡蛋壳做的蜡烛台。)
学生:矿泉水瓶……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猜猜看,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原来废旧的物品可以做成这么漂亮的工艺品,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了基础。]
2.对,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这些都是用我们即将丢掉的废旧物品做成的,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废旧材料做成的用品吗?
学生:A、易拉罐做的烟缸 B、瓶子做成的储蓄盒……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好多的人将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利用。同时也是对学生一个由点到面的引导作用。]
3.大家真善于观察生活。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废旧材料可以利用,比如:废报纸、纸盒子、各种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垃圾,这些废旧资源,经过我们双手的打扮就可以变成生活用品或者是精美的工艺品,这多有趣呀!
板块二:超级变变变
1.今天我们也要来对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一次废品大变身(出示课题,用废冰棍杆、筷子、报纸、瓶盖制作的板书)。看看老师的创作怎么样?我这也是用废旧的材料做成的。谁想到上面来摸一摸,感觉一下呢?
学生:上台来摸一摸,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亲切而富有激趣的话语,融洽了师生的关系。以平等的身份参加了课堂教学,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所制作的板书,让学生到前边亲自摸一摸,看一看作品的素材,为学生的制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怎么样?是不是很羡慕呀?就连你们坐的地毯,也是我用废旧的材料做成的。是不是更加地心动了呢?那就快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吧!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醒身边的小伙伴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注意安全
3.是呀,我们就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作为温馨小提示送给同学们。
(课件提示:1.注意安全,不要让使用的工具划伤你和同伴;
2.注意卫生,将不用或剩余的废旧材料放到方便袋里,请不要随意丢弃。)
[设计意图:此环节关注了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使教学有一个连贯性。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引导学生说出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来提醒身边的小伙伴,从而激发了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4.接下来,就开始你们的超级变变变,将身边的废品进行大变身吧!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此环节师生共同参与,经过商量后,同伴们之间进行制作,有分工、有合作。充分给学生创造开放的活动空间,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板块三:小小展示会。
1.刚才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把废旧资源进行了大变身,它们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快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吧!老师这里设置了四个奖项有:合作奖、创新奖、最佳奖、表演奖,(奖项由废旧的瓶子制作)这些奖项到底能花落谁家呢?那就要看各组的展示了!在坐的每个同学都是小评委,所以你们可要认真地观看呀。
学生:(1)制作的各种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风铃、笔筒……)
师:他们组有的同学是独立完成,有的是和同伴一起合作,谁能说说你和同伴合作制作的感受呢?
学生:合作得很愉快,我们制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
师:看了他们的展示,你有哪些启示呢?你们想颁什么奖给他们呢?
(所颁发的奖项课堂上以投票率多的数为主。)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之间自主的评价,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合作的感受,使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学生们的自由颁奖和教师的评价,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
(2)展示打击乐器。(利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的鼓、和手鼓等打击乐器)
学生:分别介绍利用哪些废旧材料,制作的打击乐器。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打击乐器,来演奏一首曲子呢?快商量一下。
师:感谢你们小组的展示。原来,这些废旧的纸盒还可用来制作成打击乐器,并打出好听的节奏,真的是太神奇了。我提议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建工”小乐团,用我们制作的打击乐器来演奏,同学们,你们呢?还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其他的打击乐器。
师:你们的建议都很好,那我们将颁发哪个奖项给这个小组呢?(所颁发的奖项,课堂上以投票率多的数为主。)
(3)展示做成的纸偶和跳棋。(当场利用废旧易拉罐制作跳棋,并和其他组一起下盘棋。)
师:我还从来没见过用易拉罐做的跳棋呢!真想亲自和你们组来玩一回!你们组的创意,可以使我们在闲暇之余得到放松。同学们,我们应该颁哪个奖给他们小组呢?
(4)展示设计好的时装——时装表演。
师:小模特专业的表演让人赏心悦目,你们的设计不仅抓住了时尚的脉搏,更体现了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作品,从中体会变废为宝给孩子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结束语:
今天,经过我们的巧心、巧手,我们身边一样样看似无用,即将被抛弃的废旧材料,不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好听的打击乐器、给人带来欢乐的玩具和漂亮的服装,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同学们,在这里我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变废为宝、减少垃圾,为美化家园做贡献,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绚丽多彩。(课件将随机播放废旧材料做好的工艺品,进行欣赏)
[板书设计]
超级变变变
(将学生制作好的、可以粘贴的作品进行粘贴)
[教学评析]
《超级变变变》一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广泛挖掘课程资源,寓教于乐,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安排,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注重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如第三个板块小小展示会,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将本小组制作的作品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务内容,将说一说、演一演、比一比、赛一赛、实践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将课前活动、课堂活动、课后延伸活动相配合。一切活动均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
二、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教学中,王老师以发展创新精神、时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如课堂上利用所带来的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用品。有的制作了精美别致的服装、好看实用的生活用品、给人带来欢乐的玩具和能打出好听节奏的打击乐器等等。孩子们在老师给同学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地毯上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途径
第九课教案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教案(一)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重难点
自觉磨砺意志 教案
第二课第三节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第六框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九课 第一框题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初三第一框体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教材解析(人教版)
第二课 第二框 历史的选择
坚强意志的作用 教案(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考政治试题
第二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设计(二)
资本主义社会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情绪、奇妙的窗口
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
第九课 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一册大家齐建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学习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提问的反思
第九课第一框 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生活需要友谊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善于认识自己》备课参考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