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第二框题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我国面临严峻人口形势,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了解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收集整理大量的图文、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形势的特点及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事实资料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冷静分析,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基本要求:
活动: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字,采用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人口问题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多媒体手段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展示图片:中国地图和人口密集及春运期间北京火车站一幕。
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春运这个词实际上是中国特有的,春运所反映的许多问题无不与我国的人口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给我国带来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讲解新课
二、我国的人口问题(板书)
1、严峻的人口形势(板书)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
目前,我国人口达13亿人,全世界人口60多亿,在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
参考材料:
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悲观:150亿人;乐观:350亿人。真正的问题是地球能负担多少与我们同样需求的人?事实上,地球能养活300亿人,如果他们象孟加拉那样生活的话;但是,如果象西欧人或北美人的消费水平一样的话,地球只能养活7亿人。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
①人口基数大
中国人口(13亿人)=欧洲+非洲+澳洲+北美洲+中美洲
②新增人口多
计算题:中国人口如果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几圈?
中国人口增长每分钟(1982年三普资料为38人)一个排,每小时(1982年三普资料为2280人)一个团,每天(1982年三普资料约为50000人)一个集团军,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
近几年,我国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即每年净增人口平均1500万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数。
③人口素质偏低
据五普统计,全国10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是日本的六十分之一。在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的大学生数,我国排在第135位。 我国受高等教育(大学)的人数是14%,而发达国家多数在60%以上。
3)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板书)
④农村人口多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64%,城市约占36%(计划到2020年达58%);而美国城市人口占76.3%,世界城市化水平达47%。
⑤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000年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2040年 | 2050年 |
7 | 11.7 | 15.5 | 21.9 | 25.1 | 27.4 |
我国2000年人均寿命达71.4岁(1990年是68.55岁);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1.32亿人,且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
⑥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汉族占91.6%,少数民族占8.4%;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4)严峻的人口形势(板书)
①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本材料揭示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又如:城市垃圾包围居民生活圈→→说明人口多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压力。北京人才招聘会→→说明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②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BBC中文部驻美国特约记者爱琳报道:
联合国一名人权调查员对中国的教育状况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 中国不仅是全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教育问题上 还歧视贫穷的民工子女,向他们另收高额学费。负责人权事务中"受教育权利"的联合国人权调查员托马赛夫斯基 女士在对中国进行了两周的访问后,就中国的教育现状发出了严厉的 批评。 她指出,中国没有履行人权公约中,有关教育的承诺。中国政府 虽然称,超过90%的中国人至少接受了9年的教育,而且文盲率至少下 降了5%,但托马赛夫斯基女士指出,情况并非如此。她说,实际上,中国的教育开支之少,在全世界居倒数几位,连 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她说,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这个数字仅仅是联合国所建议的三分之一;而且政府公共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
中国与世界教育经费对比图→→说明人口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又如:一位记者与一个农村放牛娃的对话“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什么—放羊。”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说明了人口素质底是造成我国农村人口生产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及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阅读回答:在我国广大农村,许多家庭在春联:“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这体现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实行了什么?(计划生育)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板书)
1)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依据(板书)
A.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面对的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重大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宏伟大业的实现。
B.制定的依据: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2)计划生育的目的(板书)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时间 | 1970年 | 1987年 | 1993年 | 1997年 | 2000年 |
人口出生率(‰) | 33.43 | 23.24 | 18.09 | 16.98 | 15.23 |
A.什么是晚婚晚育?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晚婚,是指青年男女在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基础上,推迟3年以上结婚;晚育,是指妇女在24周岁以后生育第一胎。
B.实行晚婚晚育有何意义?
实行晚婚晚育,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提高子女的素质;另一方面对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也有重要意义。
资料卡:2002年9月1日实行的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解决各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质,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为此1972年开始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中国人口少生3.38亿,节省7.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1997年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高度看待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世界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从整个地球,全人类的高度认识人口问题。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关注地球!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类!
巩固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教案
第七单元第15课 搭起创新的桥梁 学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预习学案
陕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全册教学设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二框《我爱我家》
第6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材分析
第七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八年级政治全册教案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预习学案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第5单元 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
第三单元复习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学案
依法享有财产权和消费者权
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第八课 伴我们一生的权利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学案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预习学案
合作竞争
走依法治国之路预习学案
第6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教学设计
第四课《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第15课创新与科技发展预习学案
初二政治保护个人隐私导学案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
我们依法享有各种权利
让爱驻我家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