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要增强公民意识 |
德育点 | 立志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 |
创新点 | 提问指导自学、对比法、列表法 |
能力点 | 了解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和联系,学会比较。 |
知识点 | 公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含义,公民意识包含内容。 |
“公民的含义”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只有让学生懂得其含义才能懂得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启发学生增强公民意识。
难点是“增强公民意识,争做好公民”,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如何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公民意识,争做好公民,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导入 新课
“同学们认真浏览本册书共有几课,注意读一读每课的课题是什么,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何共同点。”
板书:青少年要增强公民意识
由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都有公民两个字。
请你从教材当中找出公民的含义。
“你知道我国宪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如何规定的吗?”
小组讨论:议一议,罪犯是不是公民?公民与选民是不是一回事?
“请你认真阅读第二页第四段辅助文,并设计一个表格用以区分人民与公民的不同之处。”
板书: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图示罪犯与公民,公民与选民的关系
对学生的表格进行适当评价,结合我国法律对公民的保护,国内的和国外的,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个称号是神圣的。
带问题阅读辅助文材料,思考本段中涉及到我们上学期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同时张华在招工广告中加上的那条内容说明了什么?
板书
增强公民意识,争做好公民
板书
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阅读第四页,找出法律意识与法制
观念的含义,以及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板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思考要想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你认为如何才能建设一个法制国家?
除此之外公民意识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国家意识。
请仔细阅读教材,找出国家意识表现在什么方面?
你还能举出一些能体现公民具有国家意识的事例吗?
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以便形成体系。
课后读读、想想、议议。
《目标检测》中的题目。
了解国内外大事,准备进行每堂课前的三分钟新闻播报。
时政热点:用执法温度融化对立情绪的坚冰
时政热点: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
时政热点:谁来为贫困县的豪华办公楼“买单”?
时政热点:“吃零食骂群众”的作风病得治
时政热点:“干部召回”千万别成了“罚酒三杯”
时政热点:唯有严肃整风,方能干好党的事业
时政热点:“全部阅看”更要件件落实
时政热点:终身问责是“为官乱为”的“紧箍咒”
时政热点:权力“瘦身”,责任不能“减肥”
时政热点:警惕“红顶中介”蚕食简政放权红利
时政热点:贪污腐败注定是“赔钱买卖”
时政热点:“上通下阻”实乃作风建设“断档”
时政热点:处长“把关”假动作背后是权力寻租
时政热点:厘清行政权力与责任的法治边界
时政热点:别拿社会风气作为贪腐的借口
时政热点:“零食通报”并非小题大做
时政热点:签承诺杜绝腐败靠不住
时政热点:推动公车改革必须“动真格”
时政热点:何时不再张口就来“可能是X干的”
时政热点:法治新常态需要为权力设限
时政热点:根治“奇葩证明”须摆正权力位置
时政热点:“天价宣传片”问题重心不在受贿案上
时政热点:作风建设就要“小题大做”
时政热点:政府网站普查 让阳光政务成常态
时政热点:以制度建设向“为官不为”者动刀
时政热点:“以陈顶新”式的职务腐败源于监管缺失
时政热点:公共资金管理关键要公开透明
时政热点:剑指“三不”是“从严治部”的关键一步
时政热点:“网络问政”适应了公众对民主政治的期待
时政热点:建设“美丽中国”要治“三病”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