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讲述趣味故事:“鹿死谁手”——孙手
古代有一个皇帝,有一天他命令手下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员大将陪同他外出打猎,经过一番追逐,有一员大将的一只箭射中了一只鹿,但是,究竟是哪一员大将射中的,开始谁也不清楚。这时候,皇帝叫大家先不要去看箭上刻写的姓氏,而要大家猜一猜是谁射中的。于是,八员大将众说纷纭。
1、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或者是吴将军射中的。”
2、吴:“不会是我射的,也不是王将军射的。”
3、钱:“如果这只箭正好射中鹿的头,那么肯定是我射中的。”
4、李:“即使这只箭正好射中了鹿的头上,也不可能是钱将军射的。”
5、周:“赵将军猜错了。”
6、王:“赵将军没有猜错。”
7、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
8、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
大将们猜完之后,皇帝命令赵将军把鹿身上的箭拔出来验看,证实八员大将中有三人猜对。那么,我们如何判断:究竟鹿死谁手呢?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有哪四方面的表现?(提问)
我们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谁你所愿,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它要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板书)
一、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所谓规律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首先是一种本质的联系。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为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才是本质的联系,才可能称之为规律。规律作为一种内在的,非表面规律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例如:苹果落地、水向低处流,向空中抛一个物体又落回到地面,月亮绕地球转等。这些都是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万有引力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其次是一种必须联系。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规律,再次是一种稳定的联系,它是贯穿在变动不定的现象中的相对稳定的联系,重复性是稳定性的表现,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一定要重复出现。例如,只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必须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这就是电流与磁场之间稳定的关系。
规律最主要的性质就是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改变规律,人只能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例如:“万有引力规律”、“生物遗传规律”。正如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体现规律客观性的寓言。
有个寓言说,有一家人养了一头母牛,平时都是每天挤奶一次以供自用,一天主人决定要宴请客人,便想每天挤下一些奶积攒着,等到请客那天牛奶会丰富些。可是又一想,离请客的那天还有一个月呢?如果挤下来放到那天,不都要变质了吗?还不如在牛肚里储藏着,到时候又多又新鲜,岂不更好!于是他就这么做了,请客的日子来到了,宾客们纷纷入座,那主人便兴冲冲地跑去挤奶,结果大失所忘,一滴奶也挤不出来。从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出,牛乳分泌奶汁有自身的规律,人的认识必须符合这个规律。否则,凭想当然办事,必然会闹出上面那个牛主人的笑话。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须受到规律的惩罚。例如:“拔苗助长”的寓言,1958年我国大跃进。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但要做到这件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规律是事物和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人们要想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要下一番功夫。
例如,大家都知道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故事。居里夫妇当时在十分简陋和极其原始的实验室里花了45个月的时间,耗费了2000吨的化学药品和800吨水,才从400吨粗杂的沥青矿石中提炼出一克镭的化合物,这个过程可说是千辛万苦、呕心沥血了。又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实验了1000多次才发明电灯……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
三、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板书设计 )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含义
2、客观性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前提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资料:皮匠和和尚
从前,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小庙里也有三个和尚,他们看见这三个皮匠,气就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凭什么说‘三个和尚无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到过来?”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上帝一言不发,把他们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只见房子宽敞明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的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呵!”
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界上最精美的佳肴!”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
《认识新自我》测试题
2012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走向自立人生 知识要点(七下)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政治期中试卷答案2016下学期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段考试题(附答案)
欢快的青春节拍检测题(有答案)
2013学年度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笑迎新生活》测试题(原创)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测试卷(有答案)
春季学期初二政治期中试卷答案
七年级政治自我新期待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做自立自强的人》测评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初一政治试卷及答案
初二政治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自己的事自己干》测试题
七下期中检测卷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下第二单元《走向自立人生》测试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10月抽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2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第八课《相逢在花季》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知识要点(七下)
七年级政治第九课少年的权利课时训练题(附答案)
2013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有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