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情绪的问题是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书,只看课题和框题,看看本课书分几部分内容?
第三课 善于调节情绪(板书)
很明显,本课书共有三个框题,即三部分内容。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框题。
一、情绪——奇妙的“窗口”(板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体验:有时精神百倍、兴高采烈、事事顺心;有时没精打采、提不起兴趣;有时自己能理智地处理问题,有时却会不冷静,很冲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左右你的力量是什么呢?
这就是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情绪存在,一切活动都会打上情绪的印迹。人们就是在这五彩缤纷的情绪世界里,体味着人生百味。
1.情绪的含义(板书)
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通过这个概念,我们能知道:情绪是人的内心活动,它是和人的内心需要相联系的。(板书:内心需要)
每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根据内心需要满足程度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板书: 情绪反应)
提问:当你的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或不能满足时,你会产生什么情绪?
当你的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高兴、快乐的情绪,当你的内心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忧愁、失望、痛苦的感觉。同学们想一想,内心需要是否被满足由什么来决定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影响内心需要呢?(引导学生说出事情、行为、事件等。)
影响内心需要的是一些具体的事物,心理学上称为客观事物。(板书:客观事物 )
人的情绪都是由一定的事物引起的,这里说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物品、事件,也可以是言论、行为;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会生活;甚至人的生理变化,都会引起情绪反应。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其中的“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客观事物、内心需要、情绪反应”是情绪产生的过程。
提问:请你参照这个过程举一个例子说明。(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情绪产生的过程,理解情绪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内心需要”是关键。情绪虽然由客观事物引起,但客观事物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绪,必须与内心需要相联系。当客观事物与个人的内心需要毫不相关时,人会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这一般不会产生情绪反应。内心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内心需要如果不同,即便是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比如铃声,在你需要安静思考时,铃声使你心烦;当你盼望下课时,铃声使你感到愉悦。(组织学生讨论。)
情绪从某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赞成与反对,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他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情绪是他内心活动的体现。如果我们把心理称为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情绪可以说是内心世界的一个奇妙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能够了解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丰富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人的情绪也是多种多样的。人究竟有多少种情绪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我国文字中与情绪关联的词汇就有近千个。我们可以把人的情绪归纳为几种最基本的类型。
2.人的基本情绪(板书)
(教师展示四张面部表情图,请同学说出四种最基本的情绪是什么。)
喜、怒、哀、惧。(板书)
喜、怒、哀、惧是人的最基本的四类情绪。
(投影:教材上“说一说”的内容,请同学们分析表达了哪种情绪?)
人的情绪在这四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可以组合成许多种情绪状态。(请一组同学说自己曾有过的情绪体验。)
这么多的情绪,通过什么来表现呢?
3.情绪的表现(板书)
情绪要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哪些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等都是情绪的表现形式。(板书: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在这三种表现形式中,面部表情是最明显的。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面部表情的是内心活动的显示器。人的面部表情能够反映情绪的存在,即便是自我控制能力很强的人也掩饰不了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内心时的最真实的情绪反应。
同学们考虑一下,生活中是否有这种现象:同一件事情,有人高兴、有人愤怒、有人害怕、有人无动于衷。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不同,对事物所持的态度不同,因而在情绪方面的感受和表现也就会有不同。即便是同样的感受,也会因为兴趣、性格等不同导致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也会有很大差别。(组织学生分组用“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表现喜、怒、哀、惧。)
4.情绪的变化(板书)
情绪会随着个人的境遇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当中可能顺心,可能不顺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当人所处的环境及生活发生变化时,人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下面就举一个大诗人李白的例子:李白一生经历坎坷,他的诗句中反映出了情绪的变化。同样面对着长江沿岸的景色,在流放途中写出的诗句是:“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而知大赦后重新获得了自由写出的却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面临着同样的景物,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前者体现的是抑郁、悲愤的情绪,后者写出的却是诗人的明朗、轻松、愉悦的情感。这就说明了人的情绪会随着个人的境遇改变而变化。(板书)
(投影)
流放中:“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大赦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外情绪还能够反映个人的兴趣和志向。
5.情绪往往反映着个人的兴趣和志向(板书)
人的兴趣、志向不同,情绪感受也会不同,如果我们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情绪会很高涨,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情绪就会比较低落。通过外在情绪的表现,可以看出你的兴趣所在。另外,人的志向不同也会影响情绪。人应该培养一种远大的志向,不能为了个人名利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否则就会觉得社会总是不尽人意,因而闷闷不乐。如果你能培养一种高尚的志向——为了社会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不辞辛劳,便是具备了一种共产主义者的志向,你的心胸就会像大海一样宽广,你自然也就会生活在愉悦之中,即便是在很艰苦的环境中,你也会感觉到其中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马克思、恩格斯等一批共产主义战士在流亡时,处境极为恶劣,但是他们有着坚定的、远大的志向,于是在别人看来最凄楚的日子里,他们常常是开心的。可见,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自觉地培养崇高志向,使自己永远保持着良好的情绪。
[巩固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框题,主要有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情绪的表现、情绪的变化以及情绪和兴趣、志向之间的关系。这只是有关情绪的基本内容,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结合自身的情况,谈一谈情绪和兴趣的密切关系,同时能够思考一下情绪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教学设计
八下第九课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让我们选择坚强》说课稿
《从古到今话交通》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教学设计
《知识助我成长》教学设计
《通信连万家》的教学设计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学设计
八下第八课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说课稿
《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设计
八下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八下第三课第二框《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
八下第九课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学设计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的教学设计
《为垃圾找个家》教学设计
《我国的国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防患于未然》课堂实录
《吃穿用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说课稿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的教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