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在哲学教学过程 中,要找准教材的知识点与十六大报告的切合点,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十六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1.五年来的成就是巨大的
五年来,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 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上述观点主要与下列原理相切合: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说明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主要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新举措,使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十三年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述观点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辨证关系,一方面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然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还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方面说明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它生动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这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
(2)把发展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体现了两点论的观点。
(5)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制定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体现了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
(2)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体现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现。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1)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精神力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说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及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6.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也要注意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7.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运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理解重视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2)运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理解科教进步及创新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3)运用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检测题
七年级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学会拒绝》练习题
七年级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检测试题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达标测试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题
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模拟试卷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调研测试题(有答案)
人格不可辱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二)
七年级上册《做情绪的主人》练习题
让人生更加灿烂检测试题
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生当自强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笑迎新生活》练习题
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一)
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过关试题
2015年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
为坚强喝彩测试题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测试题(附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