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21世纪,我国中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决战课堂”、“聚焦课堂”是这一时期关心教育改革的人们用得最多的词汇。近年来,广大政治教师虽然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化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笔者感到,当前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课堂教学仍以反复操练和题海战术为主要方法,即教学仍然停滞于“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还没有提升到“学生发展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上。这不得不使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个基本的问题:
勿容置疑,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在于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作为成功的以学生发展为“着力点”的中学政治课教学至少应符合以下两大要求: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应该更富有“政治味”。中学政治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是说,政治学科不仅是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还要更突出育人功能。然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又是不断发展的,“育人”也在不断变化,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因此,政治课教学要紧跟认识的发展和“育人”的新情况、新要求,必须要做到以下“三让”。
1.观念要让学生贴近。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出现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教学思路。中学政治教师要敢于冲破种种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师生关系为平等、对话、合作伙伴的新型关系。真正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五放弃”:
首先,中学政治教师一定要放弃“教材就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的观念,切实转到“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上来,摒弃那种视教材为“法宝”或“圣经”的文本而不准越雷池一步的理念。其次,教师要放弃“相信自己告诉学生什么,学生就能学会什么”的观念。教师要想念只有学生自己学习才会更有效,相信学生的学习结果要通过某种活动来实现,只有当学生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才能学会。第三,教师要放弃“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教师的任务就是设法使学生‘知识瓶’装得满满”的观念。第四,教师要放弃“相信只要学生认真听讲,获得知识就多”的观念。教师要相信“真实的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动眼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第五,教师要放弃“学生学习是苦差役”的观念。教师要相信“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只有学生乐学,主动学,学生才会学会、学好,学出真本领”。
2.时空要让学生走进。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学生关闭在学校围墙内,按固定的班级、固定教材、固定的教师、固定的课表上课,其弊端为:“时间战”禁锢了学生的时空,“题海战”束缚了学习的内容。加之政治课理论性概念多,教材讲述较原则抽象、趣味少,学生更感觉枯燥无味、难理解,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政治说教”课。为此,政治课要让学生想学、乐学,除采取其他措施外,重要的是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格局,使之出现“弹性化、多样化的趋势”,树立“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
首先,要打破刻板的时间模式。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一旦展开,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设置长课、短课;也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教室收看12点的“午间新闻”、19点38分的“焦点访谈”和不定时的“新闻调查”;还可以根据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适时举行热点专题讲座,如“聚焦伊拉克”、“聚焦朝鲜半岛”等。
其次,要拓宽教学的空间格局。
在教室课桌凳的空间构成上,可以由原来的“秧田式”位置编排变成“小组式”、“圆桌式”的位置编排(见下图)。教师在这种授课空间中上课会发觉,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接触也增多了,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这种位置编排所剩下的空间,组织学生演一些小品等生活剧之类的课堂活动。
在教学内容的空间构成上,要及时打开校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例如:在讲高一《银行和储蓄》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邀请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解讲;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邀请工商局或消协的有关人员来讲具体生活中的案例课,让生活知识进入课堂;在讲解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走向社会去观察、去实践,也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走进第二课堂,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资源要让学生共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渔场。现代社会是一个要求人们不断学习的社会,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应有价值,以让学生共享。这里的“资源”包括学校的物质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等。
首先,要开放学校的物质资源。学校要尽量安排更多的时间,开放图书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觅宝;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探求知识的秘密;开放微机房,让学生在网上从校内走向校外;开放各教室的有线电视,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收看“新闻”、“焦点访谈”等内容,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思路,学会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与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其次,要开放教师资源。学校教师都是经过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具有专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各有专长,各具特色。班级授课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授课面,为了让学校真正成为每个学生成长工的摇篮,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集体备课,发扬合作精神,让每一位教师的教案成为本教研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是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随时问任何一个相关教师,而不应受年级、班级、学科的限制。为此,教师要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知识经济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知识的更新与创新。过去我们要求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的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一条小河,一条长流长新的小河。要达到这一要求,现代教师就要敢于否定自己、更新自己、发展自己与提高自己。
再次,要开放学生与家长资源。孔子说“三人行,则有我师”,我们在教学上也应该以“能者为师”的原则,一方面可以邀请家长中的能人(如企业家、工商管理员、银行职员等)对全体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请对某方面知识已学会并有特长的学生成为“小老师”,以兵教兵,这种近距离、平等的教学,效果将更明显。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应该更有“教学味”(见下图)。“教学味”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真正做到面向学生,将学生的自我建构、发展、提高和变化视为自己的目的,把学生素质的提高、主体的发展视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而不仅仅是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演讲过程的完美。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时而惊讶、时而发问、时而讨论,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把新知识内化于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这些都是富有“教学味”的课堂教学标志。相反,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中没有停顿、没有反馈,也没有因教学过程 中出现障碍而调整教学方案,只是按照固有的约定按部就班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教学的演讲多么的精彩,最多是一部成功的教师表演剧。笔者认为,政治课的“教学味”具体应该具备“三让”。
1.新知与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一位美国校长曾经这样评论中学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特别勤奋;但是,中国学生只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几乎就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或者,就是课本上所写的。这样的学生是很少有创造力的。最有创造力的是那些在课堂上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它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重要措施。苏霍姆林斯坦也告诉我们:“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中学政治课教学不时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教师把内容问题化,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学习层次,以有限的知识点构建问题序列,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我在讲授高二第二课“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框题时先给学生提出什么是发展?正确的把握发展的概念要注意哪些问题?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新、旧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人们在区分新旧事物的时候容易出现哪些错误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5分钟,讨论有分钟,而后再让他们就这些总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组竞赛,这样就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把握。
2.过程要让学生去参与。素质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化性,内化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因而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 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的教学应从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变学生由“文化传承”的受动者为“文化再生产”的经营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学的着力点不再是所谓的课程内容的“精确掌握”,而是教学主体间的对话。例如,在讲到高一经济常识“股票”这个内容时,可以事先布置同学们分组、分头去整理相关的资料,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学生资源(懂股票的学生)、家长资源(炒股的家长),然后在课堂上分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并进行现场模拟炒股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用已有知识和相关的政策在理论上推导出“股票价格为什么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预期股息高 收益高 股票需求量大 股票价格上涨
银行利率降低 银行资金分流 流入股市 购买量放大 股票价格上涨
这样既使学生分享到体验的快乐,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教材要让不生去讲解。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就会束缚他们素质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教材,最好采取先出示结论、再让学生探索道理,把它讲解出来的方法。比如说我在讲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这一框题时就放手让学生先通过阅读总结出本课主要讲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其中自己觉得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为什么这样认为。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我进行了总评,然后又在黑板上列出了本课所学知识的大致框架结构图表,并空出其中一些关键地方分别让三个小组的同学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结果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扮演了“主角”,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观念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下载”高考题目上),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校园风景线教案
无形的财产教案1
维护人格尊严课后抽测试题2
阳光的心态教案
维护受教育权课后抽测试题3
认清基本国情检测题
让世界充满爱检测题
我们崇尚公平课时训练
维护受教育权课后抽测试题1
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课后抽测试题
我们都是公民课后抽测试题2
我的父亲母亲课时训练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2
维护消费权课后抽测试题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跨越国界的沟通检测题
维护受教育权课后抽测试题2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3
改革开放富起来教案1
同在阳光下同步检测3
自尊自立教案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1
维护人格尊严课后抽测试题1
自强不息教案
正确行使生命和健康的权利教案
生活需要有情趣教案
特殊保护教案1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测试题1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检测题1
维护宪法权威同步测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