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
教师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出示几幅图片
教师设问:看到以上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你如果就在现场,或知晓某些侵害国家、人民或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活动:思考、谈感受,提出面对犯罪事实与犯罪嫌疑人时,自己可以报警、可以去检举等等。
(提请教师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许学生提出的方法不一定很有用,但只要是能够指出要同违犯犯罪做斗争就要鼓励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板书)
(在学生对“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有了一个很初步、很感性的认识的时候,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面对违法犯罪的时候,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学生活动:思考、质疑、讨论,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比如:我们的社会道德提倡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或者说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的权利……等等。
在学生的争论中,教师展示一条法规:
教师:我们有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勇气,同时,更要掌握有效方法,正确认识“控告检举、正当防卫”。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板书)
教师:通过上面展示的法规,同学们刚才的认识是否有了一些变化呢?
学生:每个公民都有控告、检举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可请3—5个同学谈谈对此条法规的认识)
教师:我们同学现在又长了知识,同时又增添了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武器。你对这个“武器”真正了解了吗?掌握了吗?
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学习:
思考题:A、控告检举的含义?
B、控告检举的方式?
C、控告检举的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上述问题(参考教材案例)
结合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
控告检举,是指公民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向执法机关控告犯罪事实、检举犯罪嫌疑人,并要求依法处理的行为。控告检举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事实证明,公民积极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有利于执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及时制裁违法犯罪分子。
教师: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方法之一是控告检举,从我们看到的统计数字就显示出来这是一个有效手段。但有时,仅仅是依靠控告检举的方式可能无法及时地保护国家、本人或他人的权利时,我们就要当机立断地采取另一个有效手段……
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板书)
案例:
从对案情的分析中,梳理思维、归纳得出结论:
(1)什么是正当防卫?(板书)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对什么是正当防卫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提供一个案例的梗概:张三与王五是多年的邻居,但两个人经常应一些生活琐事而发生口角。每次张三都处于劣势,张三气不过,决心要好好教训一下王五。……
张三决定利用“正当防卫”来复仇
学生活动:结合上述的材料续编案情并分析。
(教师提示: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张三找了个机会,将王五故意激怒。致使王五在极度气愤时先动手打了张三一下,于是张三用事先准备好的棒子猛击王五头部,王五头部受伤逃回家中……)
学生活动:分析案情,评判张三的行为。归纳得出:
(2)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板书)
(注:“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这几个字等四个条件全部分析得出后,再写上。)
①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板书)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改编工作”……,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②必须是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板书)
③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板书)
④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板书)
教师活动: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能理解的更为准确,将易混淆的地方归纳整理、展示给学生。
(见扩展资料)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二、
时政热点:别拿社会风气作为贪腐的借口
时政热点:对官赌现象应强化监督
时政热点:推动公车改革必须“动真格”
时政热点:“变色”水果是畸形政绩观作祟
时政热点:厘清行政权力与责任的法治边界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转机制 三联一动促医疗改革
时政热点:公开罚没让权力更透明
时政热点:作风建设就要“小题大做”
时政热点:权力“瘦身”,责任不能“减肥”
时政热点:疏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
时政热点:阳光反腐,对“潜规则”说不
时政热点:唯有严肃整风,方能干好党的事业
时政热点:政府网站普查 让阳光政务成常态
时政热点:磨砺敢于担当的“铁肩膀”
时政热点:落马的“能吏” 反证“以德为先”的重要
时政热点:建设“美丽中国”要治“三病”
时政热点:法治新常态需要为权力设限
时政热点:“双创”有什么深意
时政热点:每一个洋葱都有许多层,群众工作要走心
时政热点:“全部阅看”更要件件落实
时政热点:公共资金管理关键要公开透明
时政热点:何时不再张口就来“可能是X干的”
时政热点:“上通下阻”实乃作风建设“断档”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职务职级全国并轨,如何把好事办实
时政热点:“网络问政”适应了公众对民主政治的期待
时政热点:“天价宣传片”问题重心不在受贿案上
时政热点:防止领导干预司法关键在问责
时政热点:“零食通报”并非小题大做
时政热点:从“季建业”案看政府权力“瘦身”
时政热点:突围“盘丝洞”需“快刀斩乱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