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 造 美 好 的 文 化 环 境
福建晋江磁灶中学 李海珍 2003/12
一、教材与学情简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初三学生一方面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日益发展,另一方面受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认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有限。
二、教学设想:理论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三、教学目标 :
1. 通过对社区文化环境及“上网热”的调查探险究,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 通过对调研材料的交流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辩证地看问题深切理解本课内容,进而自觉融入社区、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四、活动准备:
1.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
2. 学生收集材料。
3. 拍摄少许校园和社区的有关图片,制作辅助课件。
4. 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活动过程 :
(一)引用已学知识,导入 课题。
1、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不仅要富强、民主,还要文明,加强文化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怎样创建美好的文化环境呢?
(二)创建有特色的社区(泉州地区)文化
泉州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泉州文化环境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磁灶镇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
2、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如:封建陋习、迷信活动……
3、分析学校中的不文明言行,营造美好的学校文化环境。
(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中,我们的文化建设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对“上网热”的“冷思考”
1、各小组统计分析上网调查结果,
2、讨论上网的利和弊
(五)机动
六、小结、引导
七、课后反思:
培养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德育意识避免架空说教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
浅谈小学品德学科的开放性评价
关于处理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几个关系的建议
道德教育推动文明升华
延安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纪实
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
论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结构
遵从规律收得硕果
德育故事四则
传统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策略
思想教育----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在思品课中进行创造教育
新课程 新理念 新体验
中小学生性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浅论“内化”原理及其德育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要形式多样
思想教育的空白艺术
注重思想素质大力开展德育教育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知识点: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关于社会转型期德育问题的思考
2015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七课知识点归纳:礼貌显魅力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与德育对策研究
解题思维受阻时的心态及对策
德育工作注重一个“实”字
家庭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初入学儿童德育五步法
预防学校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