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只是以教为中心,通过教而对学生产生作用,学生获得的往往是某种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精神的拓展。很显然,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在新形势下,应当构建一种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呢?
我认为:新形势下,应该,即师生双方都把对方看作是一个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的“你”。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并且在这种交谈中获得沟通和共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完整地作用到学生的精神发展之中。
要构建这一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不应把“学生”只看作是“学生”或是一系列的属性或需要的单纯集合,而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精神整体来与之对话,肯定他,接纳他,帮助他,使之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在这种对话中不仅实施着教育,而且根本的是在生活,学生在这种对话中接受教育,也就是在生活着,创造着,成长着。
二.与学生真诚交往。教师应将自己真实的、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言传身教”,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他以帮助,并且指导他理解生活,理解世界。同时在情感、意向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性的并怀和支持,使学生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教学过程 中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或不成熟的人而强迫其服从自己,接受自己。
三.与学生相互理解。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统一的个性、思想和意见,而是为了保存各自的独特性,发展各自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相互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受到启迪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理解而教育。这样学生不仅仅是接受了几条知识,而更多的是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人生的智慧,并且在这种教育中体验生活,体验人际关系,从而能够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和世界。
当然,“我——你”关系并不是消除了教师在教育中的独特的地位,而只是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之上,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上,让教育、知识、学习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使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交往、理解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职业道德的特点
“假英雄”让哪些真问题现原形
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有什么区别
2016年11月11日时事政治(国际)
时政热点: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
价值观的定义是什么
2016年11月10日国内时事新闻
过度消费“双11”是一种商业自残
雾霾天,责任不能跟着“霾化”
职业道德的作用是什么
2017中考政治一轮模拟试卷(有答案)
“双十一”网购,只知道抢单你就OUT了
2016年11月10日国际时事新闻
价值观的作用
高考复习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16年11月11日国际时事新闻
检疫员薪酬市场发,合格章咋盖
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留守儿童问题,要的是解决不是取消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时政热点:“双11”,拼完体力再拼啥?
学会“返利”,强化人口红利
时政热点:严惩地方造假,维护中央权威
时政热点:精准扶贫不能因个别“阿斗”而懈怠
公众为何对劳动合同法或修订如此敏感
时政热点:需要检讨的是群众,还是什么
时政热点:“双十一”亦是电商良心的拷问日
什么是无产阶级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培训热,无法仅靠禁令降温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