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说课教师:福州三中 陈晓庆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高一经济常识第七课第二节的第三框。本节课内容与前两框内容是介绍家庭生活消费及消费者的有关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的有关内容一道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
2、内在结构: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先让学生明确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再具体介绍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权益有哪些,最后再学习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正确行使这些权益。全文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展开,能让学生思维更具有条理性。
3、教学难点 :学生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的误导,容易认为消费者享受的权利是销售者的恩赐,保护消费者权利只对消费者有好处,所以对“消费者合法权利产生的客观依据”的教学是难点所在。
4、教学重点: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权利实现的形式和途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本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关消费者知识的重要部分,同时又是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教育的落脚点之一。
5、教学目标 :掌握2个知识;培养2种能力;树立2种意识。
(1)知识目标:掌握“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受到侵害时如何解决”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维权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6、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情境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
二、教学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并落实学生主体观,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角色在,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初步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
三、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1、 教法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本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目的,确定以启发式为主,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2、 学法
本着“授人以渔”的目的,指导学生掌握:
(1)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对整个知识系统的完整理解,准确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法:学以致用,正确认识对待现实生活中有关问题,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3)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案例(有毒奶粉)为线索,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思考,突破突出重难点,并结合教材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升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初步实现三维教学模式。
(一) 导入 :激发兴趣,材料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基础,使学生从自己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得到感性认识,也调动参与积极性。
(录象播放)“黑心棉在市场中的销售”学生看了以后,表示极为愤慨,抓住学生这一情绪的调动,向学生设问:“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假冒产品?”学生踊跃发言,发现对近期来社会关心的“有毒奶粉”“大头娃娃”事件,于是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导入 新课。
(二)新课教学:案例教学,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
1、 对“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客观性及意义”的教学:突破难点
以学生感兴趣的“有毒奶粉”为案例,在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学生看了有了很强的感观刺激,让学生讨论发言:“市场中出现这样的有毒奶粉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回答出“劣质产品不仅对消费者、其他生产者有害,而且会损害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会浪费社会资源”,得出结论: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客观性也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学生思维的逻辑顺序,顺利突破难点
2、 对“消费者享有的主要权利”的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突出教学重点。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掌握书本知识,再运用“有毒奶粉”案例综合分析,辅以动画、小品、漫画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已能初步运用书本的知识分析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将本处内容同“市场交易原则”相联系,使学生能自觉温习旧知识,构建新知识。(学生兴趣大为调动)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实际,这样学生能将书本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外化为自己的正确行动,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过渡)要学生思考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解决?顺势进行第三部分的教学。
3、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的教学: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知道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找哪些机构解决。
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途径”的教学:学生阅读为主,引用教材例子说明
分析课本中李某买皮衣因质量问题与商家有争议而寻求解决途径的例子,同时用多媒体展示“途径”,使学生更直观易懂。
5、对“懂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法制社会的基本原则”的教学
(1) 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讨论:“为了多收的1.2元钱打官司,值不值?”(课堂效果)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竞相发言。有的学生说值,有的学生说不值,并进行激烈地辩论。面对气氛热烈的课堂,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鼓励,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强求学生接受成人化的完美答案,教师也可以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课改精神。
(2)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讨论:教材中“张小姐”的做法怎么样?
结论:在学会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绝不能像那位张小姐一样滥用消费者手中的权利,损害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影响全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树立良好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3)将十六大中的政治文明与道德建设的相关材料投影,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升华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三)作业 :教材P94漫画“马拉松球赛”:用已学过 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知识发表评论。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既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2016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粤教版2016年九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2015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3年下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3年春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5年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2015年九年级政治期末复习计划
2016年高中政治学科教研计划
2016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任务
因出现“空城”就要否定新城新区建设吗
2016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2016年2月21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6年2月22日时事政治(国际)
让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
2016年高考政治第二轮的复习计划
2016年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5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016年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教学计划
2016年2月20日时事政治(国际)
建设新型智库是一项系统工程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测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六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2016
八年级《中学生法律知识读本》教学计划
2015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