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_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作者:刘海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而设立的。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那么,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我国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提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板书)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板书)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同学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它既包括聋哑伤残、鳏寡孤独的不幸者,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

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任何个人、单位和团体都不能韵扮演社会保障的角色。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是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建立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风,来消除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防止社会动荡。

每一个劳动者,在其一生中总会遇到如生、老、病、死、伤、失业等风险,承担这些风险,除了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赖社会保障制度。既然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那么它必然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板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

社会保险(板书)

所谓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保险的对象是正在劳动或不能再劳动的劳动者,其资多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扣除或储存,劳动者享受保险的权利以他对社会所尽的义务为前提。社会保险属于政府举办的政策性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部分,我国至今仍在实行劳动保险,就属这种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板书)

所谓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孤老、孤儿、无赡养人又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某些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等。社会救济历来被看作是政府或社会团体帮助经济困难者解决生活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社会救济是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我国目前的社会救济包括两种:一是对长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的社会贫困成员的定期救助;二是对受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的临时救助。

社会福利(板书)

所谓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所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换句话说,是指除工资、社会救济以外,社会(包括企业、市业单位)为其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举办的各种福利事业的总称。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第一,职工福利(如举办各种集体福利设施:食室、浴室、理发室、图书馆、俱乐部、托儿所等;建立各种补贴;取暖费、冷饮费、交通费等以及组织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等。)第二,社会福利(如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兴办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及市场建设、服务网点、社会服务等。)第三、特殊福利(如政府或团体为残疾人举办的福利工厂、孤儿院、养老院等。)

社会优抚(板书)

所谓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得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也包括对因公致残或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家庭给予的物质上的帮助或照顾。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方式。

(为了巩固以上的学讲的内容,教师可板书下图,以便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楷体字内容进行阅读和讨论。)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板书)

既要有得社会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板书)

为什么要有利于生产?因为,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社会保障制度所需资金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不得社会生产发展,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进行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为什么又要保障基本生活?因为,保障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生活,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直接的目的。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既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又要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关系。这就要从我国的国情、国力出发,使两者很好地兼顾起来。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板书)

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认识到:社会保障所需费用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如,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就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结合的方式。又如,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原则。在社会保障方面,劳动者既享有获得社会保障权利的一面,又有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义务的一面。劳动者应该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对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社会保险体现了这一原则。所有就业的劳动者都有义务把自己收的一部分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积累起来,等到需要时就可支用。对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者,社会有权力把他们排除在社会保险之外。当然,对那些没能力参加社会保险或生活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则可由国家出面给予必要的社会救济。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板书)

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板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即要成为依靠市场而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法人。为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就要求企业能够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要求企业按照市场供求变化来决策资源配置;要求企业内部进行劳动、人事等方面的改革。而在改革中,出现企业关停并转以及企业富余人员进行安置与生活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失业保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失业保险制度是指,社会应保证有劳动能力而未能就业的人,在失业或待业期间有一定的收入,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们再就业。可见,失业保险以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板书)

政企分开,彻底改变“企业办社会”现象,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职工的养老、医疗、待业等绝大多数费用均由企业承担,这就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摆脱这一学生包袱,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职工保障的责任和义务不应该也不可能由企业来承担,企业的功能是组织生产经营。组织职工生产劳动,给他们支付相应报酬,是企业应当做的事情。但职工的生、老、病、死问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应由社会予以解决。否则的话,不仅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移位,也不利于企业开展公平竞争。因为,新老企业职工年龄结构不同,退休金、医疗费等负担也就十分悬殊,我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组织生产的功能严重窒息,这是企业长期以来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增加企业的活力,使新老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需要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作支撑。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板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现代化大生产和激烈的竞争打破了以往社会的宁静生活秩序,给人们带来的风险大大增加。社会保险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劳动者实行社会保障,就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消除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保证了现代社会能在剧烈竞争中变动中正常地、并且是有效率地运转和发展。

巩固新课

(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请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建立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二政治视频

道德与法治八上《2.4 诚实守信》河北马桂彬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做负责的人》广东王丹艳

道德与法治八上《2.5 善用法律》安徽张劼

道德与法治八上《2.4 尊重他人》宁夏郑美玲

道德与法治八上《1.2 网络改变世界》河南田娟

道德与法治八上《2.3 遵守规则》河北张瑞萍

道德与法治八上《2.3 遵守规则》重庆彭娜

道德与法治八上《2.4 尊重他人》湖南肖卫锋

道德与法治八上《2.5 预防犯罪》吉林薛宏玲

道德与法治八上《2.5 预防犯罪》河南訾萱

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