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_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

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教学目标 的分类设计:

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知识。包括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内在要求及其作用。

(1)课题知识要点分解表: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

识记理解运用

①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

(2)学生学习水平描述表: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

①理解运用从世界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

归纳、理解

②理解运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内在特性的分析,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

分析、讨论、理解

③理解运用通过对实行对外开放作用的认识,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认识、归纳、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觉悟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的基础上,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教育学生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媒体的选用与组合:

1、设计思想

本框内容既是第八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教学难点 ,因为这部分内容抽象难懂,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交融,根据各知识要点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媒体(如计算机、录像、投影等)来辅助教学,以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本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媒体选用情况表: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媒体作用

1计算机自制世界经济变化图、配音材料提供问题情景

2录像投影自制广东科龙集团和上海企业走向国外的情况生动直观

3计算机自制我国近几年资金缺口图、我国外资利用情况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图生动明了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导入 新课:

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世界市场出现的新的变化,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我国,能置身于世界市场之外吗?

(稍作停顿后得出答案,并引出本堂课课题)不能,必须介入,而且还必须是自觉地介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板书: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过渡)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呢?

首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外在客观条件。

(过渡)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回顾世界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在阅读教材时,请同学们注意几个关键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资本主义社会、新技术革命兴起后这几个不同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学生看完书后)我们把教材上的这段材料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计算机文本:动态显示“世界经济关系变化图”

(口头)提问:世界经济联系得到不断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过渡)正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到目前为止,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国际化

(在学生看教材时,提出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世界经济中。对正在搞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讲,意味着什么呢?

( 带着上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

计算机文本:显示材料和问题:

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1970年全球有跨国公司7000家;1995年已达40000家,其国外分支机构达25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2.6万亿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的50%—60%,美国和英国的80%—90%的出口都由跨国公司完成。

问题

1、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是什么? 特点?

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一体化。

2、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其重要作用给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何启示?

跨国公司已成为其所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量。鉴于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及所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正在搞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讲,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分析:

(1) 必须顺应国际化趋势,主动参与世界经济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学生思考问题,明确本堂课学习的主题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109页

学生观察、分析此图,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第107——108页,找到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具体表现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2)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外部条件(如:国外先进技术、国外市场、外资、先进的管理和设备等)来发展自己

结论: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和趋势,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我国目前面对外在客观条件。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讲,一方面,应该顺应国际化趋势,实行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主动参与到世界经济当中去。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正是顺应国际化趋势、抓住机遇的正确选择。所以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

计算机文本显示结论性板书: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过渡)前面讲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外在环境的客观要求,那么,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有无本身内在要求和自觉愿望呢?

对此我们将通过对两段录像的分析来回答

录象1:(内容略)

计算机文本:根据录像内容设问

问题:

①促使科龙集团从国内走向国外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 作为在国内市场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优势企业,为了进一步将国内优势发展为国际比较优势,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然突破国内市场狭小的界限,走向国外。

②龙集团为什么能成功地走向国外?

引导学生分析:(1)自身具备了条件:已经是国内的优势企业,(在技术、规模、资金等方面在国内领先,在某些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具备了外在条件: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国内已基本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市场,这是科龙集团能够成为国内优势企业的前提;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也使各国市场不再封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国际大市场。这些都是科龙集团能够成功地从国内走向国外的前提。

结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象科龙集团那样成功地走向国外时,两个市场就得以联结起来,两种资源就得以利用。所以说,正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促使国内优势企业和行业从国内走向国外。而这个结果就是对外开放。

计算机文本显示结论性板书: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过渡)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开放性特点外,还具有另外一个重要特点——竞争性

板书:(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从上海企业从国内走向国外的过程中来寻找答案。

录象2:(内容略)

计算机文本:根据录像内容设问

1、从竞争的角度看,若上海纺织业没有在国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会由国内走向国外吗?

引导学生分析:作为在国内竞争中产生的优势地区的优势产业,上海纺织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了把市场做得更大,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然从国内走向国外,积极参与更充分、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

2、上海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有哪些积极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

(1)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行业本身在国际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2)有利于提高地区和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国际竞争能力

(3)国内的优势企业走出去,国外的优势企业也会走进来,这种优势互补正是世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我国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促使国内优胜企业和行业从国内走向国外,并在国际竞争中不仅提高了企业和行业本身的生存能力,还增强了地区和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由此可见,实行对外开放确实是市场经济竞争性特点的内在要求。(再强调(2)的板书内容)

懂得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的道理,请评价这样一个现象:

计算机文本:为什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带来对外开放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

计算机文本:显示设问

结论: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实践,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又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所以,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推动下,才使我国越来越深地被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这也证实了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自觉愿望。

板书: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渡)事实上,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证明了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更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为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3~114页。

(在学生看书时口述)

1)我国是在什么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的?

2)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是什么?

计算机文本:我国近几年资金缺口一览表

1995年,全国财政收入61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445亿元,资金缺口约13257.27亿元;

1996年,全国财政收入73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660亿元,资金缺口约16294亿元;

1997年,全国财政收入86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300亿元,资金缺口约16658亿元。

(口头提问)面对如此巨额的资金缺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解决?

解决:靠国内筹集,引进外资

(过渡)哪种方法最有利于解决问题呢?还是让事实来说明,请看以下几幅图:

计算机文本:动态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利用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图

(口头)设问:假如没有对外资的大量利用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结果会怎样?

学生得出结论:可见,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是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困难的最佳选择。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在必要条件。

板书:3、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从外在客观条件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既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外在客观要求;(从内在要求看)也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作用看)更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设问:在这三点原因的背后,是否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教师分析:

(1)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2)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3)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因此,我国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了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而不是把它当作权宜之计和一般国策。

(口头)提问:我国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那么,这对我们个人有何要求?

(1)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为今后参与对外经济活动作好准备。

(2)在今后参与经济活动中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应以开放的观念和意识来处理各种经济事务。

计算机文本:总结板书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客观要求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内在要求 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必要条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三政治视频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安徽卞仁响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宪法是国家的基本大法》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感受祖国的变化发展》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党的基本路线》天津赵立鹏

初中思品教科版九年级《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甘肃李雪莲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关注经济发展04》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安徽刘群

初中思品教科版九年级《第十课 聚焦两会》四川何军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灿烂的中华文化》安徽冯晓珊

初中思品教科版九年级《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四川王蓉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