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_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情:男青年A以“飞腾”的网名在某社区网上发表多篇文章,该社区网的版主是网名为“朱非动”的B女。两人在网友聚会上互通网名、姓名,逐渐熟悉起来。

后来,B女登陆网络发现,“飞腾”在网络一公开版块发表贴子,不仅称“朱非动”是网上交际花,而且夹杂着许多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语言。“朱非动”当即回贴要求“飞腾”不得侮辱他人。后来网络管理员将“飞腾”的有关贴子删除。

可是,“飞腾”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将被删除的贴子复制多份,放到多个公开版块上。在此后的几个月间,“飞腾”用恶劣的侮辱性语言在网上继续发贴侮辱“朱非动”,还以另一网名发贴,对“朱非动”进行更加恶劣的侮辱和攻击。这还不算,他还假冒“朱非动”的名义,在网上捏造了认可自己所言的多条留言,对“朱非动”的人格和名誉大肆诽谤和污辱。

一些心态不正的网迷对上述侮辱性的贴子大量跟贴附和,一时真假难辨,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使B女在熟识的网友面前很难做人,而且受到亲友的误解,造成严重恶果。

B女忍无可忍,愤而将A男告上法庭。法庭经调查取证,认定A男在网上实施了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损害了B女的名誉。依法责令A男在网上公开向B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

讨论:

1. A男实施了什么行为、侵犯了B女的什么权利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2. B女采取了哪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其中哪种方式最有效?

3. 通过本案你对网络道德、网上自我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收获?

案例2:依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案情:1994年春,13岁的中学生小峰自创一首歌词,参加当年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这首歌词由于新颖、富有情感而被评为特别奖。然而,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是复评中某小学教师L和他的学生Z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纸诉状交到人民法院,状告L和Z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此案,小峰获得了17000元赔偿。

讨论:

1. 什么是智力成果权?

2. 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持何态度?

3. 结合小峰成功维权的事例,总结交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

第三章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目标: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如何从心理上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设计的。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合初中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提出了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等基本要求。其具体包括6项内容。1.结合青少年追星现象或偶像崇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以及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辩正地看待学习中的压力;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同时,从不同方面介绍勇于克服困难的事例和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自我锻炼方法。4.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进而加深对“团结就是力量”的涵义的领悟,增强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自觉性。5.通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与习惯。6.通过多种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3.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人为什么会从众,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从众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使人产生不自觉地相信他人、依赖他人的心理。同时,人们一般都不想被别人看成越轨者,不愿和群体作对,不愿触犯众怒,因此,往往在非重大问题上易采取随波逐流,委曲求全的做法,做出从众的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是保持独立性还是从众,往往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① 信息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信息不明把握不大的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客观的权威标准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这时就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掌握的信息越少,从众的倾向就可能越大。

② 群体一致性。人们是否从众和群体的内聚力有关。群体成员一致性高,活动协调,对个体的吸引力就比较大。也就是说,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就越忠诚,越能按照群体规范行事,因而个体和群体间的意见就越一致。这种一致性的背景下,就越可能出现从众的现象。

③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个体是否从众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地位高、权威大的个体较少从众。相反,地位低、权威小的个体或群体的新成员则易于产生从众行为。例如,教师和一群学生在一起,教师往往较少产生从众行为。这是因为地位高的、权威大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信赖,而自己则不屑追随他人。

④ 人际关系的制约。从众的现象,有时即使是在个体已经明确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产生,这往往是受到人际关系制约的结果。因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一般都比较害怕成为“偏离者”。为了不做“偏离者”,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出现从众行为,以从众作为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

⑤ 个性差异。在从众问题上,人与人之间,因为各人的知识、智力、性格、气质、情绪等具体特征不同,存在着差异。就知识水平而言,知识较少、智力水平较低的人,自信心比较低,自尊心也不太强,所以比较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相反,知识较丰富,富有自信的人,从众的行为可能就少些。性格上优柔寡断、缺乏主见的人,易受暗示、容易从众;性格上果断,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富于批判精神的人,则较少从众。就情绪状况而言,处于不同情绪状况,从众程度也会变化。焦虑、犯愁、紧张时,可能易于从众,坦然镇静,情绪安定时,有足够思考余地,可能较少从众。

□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

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与最初的从众和好奇有关。因此,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他们辨别是非善恶、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独立思考能力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上。其中,前者要求善于全面、严谨、深入地思考问题,能够深刻、透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后者要求善于随时监察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中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并予以调整,同时能够鉴别他人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中的正确与错误或有用与无用之处,并以辩证的方式汲取其中有益的成分,既不迷信盲从,也不故步自封。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忍耐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或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许多研究表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学生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抑制不道德行为。

□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指那些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亦即规范性行为习惯。这种规范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体可以划分为7个阶段:

①模仿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社会规范的起步阶段,带有好奇性、游玩性、表面性和短暂性等特点。

②依从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社会规范的外表接受阶段,其主要心理特点是敬畏性、从众性,被动性和情境性。

③遵从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社会规范的内心初步接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特点是主动性、初步的控制性、初步的稳定性与初步的迁移性,但仍有一定量的未规范行为。

④服从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社会规范的内心接受阶段。该阶段的心理特点是自愿性、顺从性、外在压力刻板性、初步的控制性和广泛的迁移性等,但仍有少量的未规范行为。

⑤自控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心自觉接受阶段,该阶段的心理特点是自觉性、自控性、灵活性和内心压力性,但是缺乏足够的坚持性,常常需要意志的控制。

⑥习惯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社会规范的内心自动化阶段。该阶段的心理特点是随意性、自动性、坚持性、重复性、动力性和愉悦性,但有时在变换了的情景中会表现出一定机械性。

⑦乐为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社会规范的内心自觉、需要自动化、行为熟练化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心理特点是高度自觉性、自控性、自评性、信念性、内心审美愉悦性。

因此,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根据学生行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同时,要注意避免那种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看作“机械的动作重复”、把一时一事的行为表现当作习惯养成的指标的错误认识与做法。

3.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是如何辩证地对待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保持警觉性、提高兴奋性、增强能量动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学习压力过大,超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则会导致种种过度紧张、焦虑的身心反应,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一是自身方面的因素,如得失心太重、期望值过高、准备不充分等;另一是外在方面的因素,如课业负担过重、父母高期望值过高、成绩与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在学习压力面前,一味抱怨外在因素反而会加重压力感,积极的态度是努力调节自身,变压力为动力。

□ 克服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关键要“对症下药”,即根据导致考试焦虑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其中,相同的方面主要有:①应试情境的激发性,即考试焦虑是在一定情境的激发下产生的,离开特定的应试情境,就无所谓考试焦虑;②认知评价的调控性,即只有当应试者把考试或考试失败看作是对他的一种巨大威胁时,才会形成较强的焦虑反应;③反馈信息的强化性,即以往考试焦虑的消极体验及其反应,会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在个体心中留下深深烙印,进而导致考试焦虑的恶性循环。从不同的方面来看,考试焦虑的学生大致上可分为技能缺陷型、考场“走神”型、丧失信心型、避免失败型、完美主义型等几种类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即自信训练。自信训练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通过使考试焦虑患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其步骤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步,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某些考试焦虑的学生在临考前对自己消极的自我意识往往察觉不到。这是由于,此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习惯化的东西,他们早已对此熟视无睹、不觉为奇了。要扭转这种情况,需要仔细留心个人在临考前的细微生理变化,以便通过身体反应的知觉来促进自己对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的察觉。一般来说,当个体获得不久将参加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的消息以后,假如具有神经性倒胃或面部肌肉紧张感等生理变化,通常使意味着大脑已出现了消极的潜意识,即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已经朦朦胧胧地浮现出某些担忧的念头。针对这些潜意识或朦胧的念头,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在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这种做法可以把个体朦胧的潜意识提高到意识的水平,从而可使个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意识究竟有哪些。

第二,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当你逐条记述下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训练自己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这是自信训练的决定性步骤。所谓挑战,是指对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例如:

“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自己强。”

自我质辩: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毫无必要!班里确实有比自己强的同学,但也有不如自己的同学,因而担心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强,这种担心是无根据的。考试固然意味着同他人的竞争,但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归根结底是同自己“竞争”,就是说,通过考试检查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根据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因此,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强上,这种担忧多么幼稚!此种担忧有危害吗?岂止是有,危害还不轻呢!这种担忧使自己离开当前的中心任务,而把精力白白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猜测上;这种担忧助长了个人的自卑情绪,使自己丧失了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担忧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对个人的思想起着一种禁锢的作用。那么,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呢?要记住;抓住中心,排除杂念;立足于自我潜能的发挥,善于汲取其他同学成功的经验,这就是自己应取的态度。

□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方面,可以从学习观念与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关系上,帮助学生认识培养正确学习观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从“强化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讲究学习方法”、“养成谦虚的学习品质”、“正确地对待考试和分数”、“正确对待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确立终身学习意识”等不同的学习侧面,提出学习观念的具体要求和培养方法。

□ 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应届毕业的初中生,不管是升入普通高中,还是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都要面临填报志愿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填报志愿呢?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几点:虚心接受各方指导,充分了解招生信息,认真衡量自身实际,慎重填好第一志愿,仔细推敲志愿梯度。对于那些填报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的学生,还有一个专业选择的问题。要合理地选择专业,一方面要收集有关的专业信息,另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可以通过有关的量表进行自测)。

尽管绝大多数初中生都将升入高一级学校,但是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适应性的教育,特别是认识各种职业存在的必要性与相互关联性,培养尊重各种职业工作者的态度,也是帮助他们在心理上积极适应社会的重要内容。

3.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困难和逆境既能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又能使人走向世故、走向失败,学会用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客观现实、看待人生;同时,通过“困难和逆境在什么情况下能使人走向成功,什么情况下能使人走向失败?”等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与困难和逆境的两种结果之间的关系,使之领悟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在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进退成败、得失荣辱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伟人、名人及身边的人战胜困难和逆境的事例,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承受困难和逆境的能力涉及哪些方面或由哪些要素构成,进而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探讨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3.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人的一生始终生活、学习、工作在各种集体之中。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因为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集体中的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不仅能满足个体的归属需要,使之体会到自己是社会一分子,并能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而且能满足个体的自尊需要,使之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用处和必不可少。个体如果游离于集体之外或被集体所排斥,势必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同样,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因为集体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集体的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集体的发展壮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同心同德,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会增强每一个个体的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正是揭示了这个道理。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并非仅体现在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之时,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之中。例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等,都是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具体表现。

3.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该项内容的教学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二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与习惯。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安慰、同情与关心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3.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我们的生活,以中国的地域为生存条件,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历史渊源,以中华文明的积累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作为一个中国人,离开了中国的时空条件就不能生存,更不能发展。同样,我们个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来说,我们的情感活动——对外界事物与自身需要之关系的认知方式、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和调控方式等——是个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综合产物。

民族文化对人的情感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同时代人的普遍性,而且表现为历史的一贯性。在一个民族中,当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例如,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情感取向,从屈原为救国救民“上下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飞“精忠报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到我们国歌中那让人热血沸腾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在我们的情感活动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国家命运则更是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例如,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我国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遭受严重挫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情感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正像“走进新世代”歌中所唱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在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

案例1:走出雨季的迷茫——追星一族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少年追星现象或偶像崇拜的产生缘由和后果,进而深入认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一股“追星的狂热”,自然也就出现了一大群追星族,尤其是在少男少女们之中追星族就更多了。

有的追星族追得动了真情:“华仔,我虽没有那个八中的女孩学习好,可我更爱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将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忘掉了:“华仔,今天我爸住院了,我没看他来看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忘掉了一切,什么学习、什么工作,统统地被抛在脑后;有的“星迷”为了获得“星星”的签名,居然会在“星”的宾馆门口死等,而且一等就是一个晚上。

有的追星族追得那样地“执著”,以致其他什么都不懂。当港台歌星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先生同机到达某市时,有的“追星族”甚至问这样的问题:“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因此,当星星们在台上直着嗓子叫吼时,少男少女们又是哭又是跳的,台上台下甚至达到了“泣不成声”的地步了。

有的追星族甚至追到了“如梦如痴”的程度了,有的居然患上了可怕的“梦幻症”。这些少男少女只要一闭上眼,眼前就出现港台歌星的影子。有的一个劲儿地要与歌星结婚,因而经常失眠。头痛、烦恼不堪,甚至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于是有的“发烧友”不得不由家长陪伴着去请精神心理卫生专家,去治疗因“追星”而引起的“心病”。

有的少男少女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物力都用在追星上去了,整天哼着“哥呀妹呀,死呀活呀”的,试图从“让我一次爱个够”、“跟着感觉走”、“何不潇洒走一回”等的词曲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小小的卧室变成了明星照片的展览馆。

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家长不以为然,甚至态度激烈地反对:“有那个时间精力放到学习上,成绩早上去了。”对那些追星族“过火”的行为,有位家长生气地说:“如果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上去把她的头给敲破,看她还敢不敢上台去丢人。”

作为追星一族的少年们也在反思。有位同学在一封信中写到:“说来奇怪!我居然会疯狂似地迷恋刘德华,只要出现有关他的消息,不论是一小块,还是一大篇,我都会把它剪辑收藏起来,放在我的小秘密盒里。原先我还以为只有我自己是如此,没想到,我的同学也都有崇拜偶像的嗜好。他们有的喜欢赵薇,有的迷恋苏有朋,有的则酷爱贝克汉姆;也就是说,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偶像。我常想,为什么我们在少年的时候就会崇拜这些偶像呢?我们会不会将他们放在心中一辈子?这样的迷恋偶像对我们的未来会有不良影响吗?”

偶像崇拜实际上是个人认同与模仿某个欣赏人物之言行及其自身价值的过程。在偶像崇拜中,既有个人的选择与偏好,也有对偶像人物的神化。偶像人物的存在,可以使人们产生无穷的幻想;偶像人物的语言,也可给人们以极大的力量。在这层意义上,偶像认同不仅是个人偏好的选择,也是自我激励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家长不必谈“星”色变。

然而,为什么偶像崇拜在青少年中特别突出呢?原因在于:

社会心理因素:人是社会的动物,模仿是每个人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过程。在儿童时期,家中的父母、学校的老师,常常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在青少年时期,因为生活圈子扩大了,再加上朋友的影响,父母已不再是惟一的学习、模仿的对象;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例如:外貌较好的;地位较高的;才艺出众的或是聪明不凡的。一旦某个人的特点,符合了他们的崇拜标准,他们就很容易献出全部的热情,将他当作学习、模仿或者仰慕的对象。“人不痴狂枉少年”可以称得上是偶像崇拜的最佳诠释。

家庭情感因素:“追星族”的形成还与我们这一时代家庭的“特定的结构”有关。独生子女政策使少男少女们生活在“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之中,家长们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之中,对孩子来说,尽管物质生活很富裕,然而缺乏的却是家庭的温暖,因此在感情上显得比较地单薄、任性、孤独和“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自己的学习生活“不太如意”,学校教育又缺乏吸引力,那么,各种各样“星”的出现正好可以起到“填补”少男少女们“感情空白”的作用。

青少年身心特点:在青少年时期,偶像的崇拜多少带有几分盲从和狂热,这是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因为青少年此时还没有完全形成个人的主见,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但偶像崇拜的经历应该最终使人学会自立,而不是日夜沉迷于某些“追星族”的梦幻中,蹉跎岁月,荒废青春。

当然,尽管学习、模仿是成长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有偶像崇拜的现象。而且,每个人对偶像崇拜采用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崇拜的程度也会各有差异。

那么,对现代歌星、舞星和影星、球星们迷恋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第一,将使大量的少男少女们为“追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二,将使大量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之中:因为有不少“星星们”所唱的内容实际上是让人无所适从的、毫无生活志向、鼓不起人们奋发向上的东西。如果少男少女们按照这个方向去发展、去实践,那么,其后果是相当可怕的。目前我们的一些老师、家长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大量“追星迷”的出现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第三,有不少少男少女们对“星星”的“追”或“迷”并不是很深刻的。有的仅仅是迷上“星星”的脸蛋,有的仅仅是迷上“星星 们”外表的所谓潇洒,而且经常以这样的标准去交友,甚至“指导”自己的未来,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一种看不见的“陷阱”。

第四,有的少男少女们见一个港台的“星”,就喜欢一个,就迷上一个,就去追一个,自己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却一点都不知道。听任让这样不负责的态度去发展自己,从而形成了一种爱好浮夸、不切实际的人格特点。

第五,有的少男少女为了“追星”,居然忘掉了做人的基本常识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有的发烧青少年宁肯不去探望“生了病的、住了医院的爸”,却要去看并无养育之思的“港星”,自己的良心何在?而我们的少男少女们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中说得出这种话,荒唐否?对港星“迷”到了如此连起码的孝都不顾的程度,还能谈得上将来如何做人吗?

面对沉迷于追星的青少年,老师、家长该如何处理才会有好的效果呢?(引导思考与讨论)

参考提示

——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首先要将之看作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切忌激烈的态度和言辞,否则只会让孩子更反感和敌对。有位同学在谈起她追星一族经历的时候说:“其实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对这个歌星比较欣赏,有空的时候就听一听他的歌,感觉比较轻松。但我妈妈不知为什么很反感,只要我一听他的歌,她就担心我学坏了,或者要影响学习成绩了等等,就是不让我听。我一开始还和她讲道理,后来索性不理她,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听,还和同学交流信息,只要获得一点这个歌星的消息,就如获至宝。有时为了第二天能把磁带还掉,整夜不睡觉地听,一点不觉得累。”家长的好心并没有获得好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是家长始料不及的。

——因势利导。偶像的崇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接受其价值内化的过程。孩子喜欢某个偶像人物,可以日夜去读他的书,听他的歌,谈他的球,看他的电影。所以说,偶像崇拜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种动力。对孩子崇拜的偶像,家长要帮助他们认清:这些公众人物常常是经过设计包装后,才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因此我们往往不易看到其真实的面目;要帮助孩子理智地为自己设计一套对偶像的崇拜标准,把值得模仿的部分加以保存,不值得模仿的部分予以剔除,而不要盲目地崇拜:说到底,人既要相信别人,更要相信自己。

每个人心中的偶像也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为何而崇拜,偶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

案例2:吃不尽的后悔药——失足悔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探讨消除无谓悔恨的方法。

我由于一时冲动而触犯了校规。这件不愉快的事发生后,我悔恨不已,决心痛改前非。可是正是因为此事,我在班里给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不佳的印象。为此我感到自卑。我曾经劝说自己别太压抑,应该抬头做人,可这样一来有人就认为我还没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又批评我。我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半点鼓励,有个别同学还当众羞辱我。我不敢反抗,怕老师再训我,更怕影响我毕业。可越这样同学就越瞧不起我。还有半年就毕业了,我真想和其他人一样生活得轻松些,别这样透不过气来了。我该怎么办?

——摘自一个中学生的来信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常不同程度地为过去所做的错事而悔恨--有些事情本不该做却做了,而有些事情应做却没做。特别当这种错误导致了一连串“始料不及”的消极后果时,更是有吃不完的后悔药。有些人为此放不开、丢不下,老是想着它,越想越懊悔,越想越难过,以致最后完全被痛苦的自责、自怨情绪所压垮。就像信中的那个中学生一样。

从悔恨的产生过程来看,它起源于对错误的认识,是羞愧、自责的表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假如犯了错误、做了蠢事还不知悔,势必一错再错。但是,单纯的懊悔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积极作用,重要的是悔中求悟,尽快把懊悔转化为改正错误、弥补损失的实际行动。那种与实际行动相脱节的单纯懊悔,是一种无谓的精神折磨也是一种放弃努力的表现。知错就得求改,就必须有“亡羊补牢”的积极行动。如果只是一味地后悔当初,看起来好像有追求上进之心,实际上只是弱者的呻吟而已。而且,一味地自愧、自责、内疚,还会导致不断加深的自卑感,使人自惭形秽、心灰意懒。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懊悔又占据了现在,那么,将来势必产生更多的懊悔。

如何消除无谓的悔恨呢?

参考提示:

——悔中力求有悟。大凡体验过悔恨的中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以往的过失实在让人难以释怀--因为它,我们失去了多少机会或朋友;因为它,我们平添了多少烦恼和痛苦。怎能让我们不想它?的确,不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过去的悔应该是为了现在有所悟。悔恨如果不同求悟结合起来,那就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了。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犯错误的根源,决意不再重犯,并用现时的实际行动弥补过去造成的损失,就会摆脱悔恨的折磨,在精神上振作起来。

悔中求悟,怎么求法?说来也不复杂,就是自觉地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做错事?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教训在哪里?应当怎样改进或弥补?今后怎样才能少做或不做错事?等。这样一反省,过去的错误带给我们的就不再是徒劳无益的悔恨,而是十分宝贵的教益了。只有悔中求悟,我们过去的错误才没有白犯,并有可能成为将来的成功之母。有人曾经对一百个犯过不良品德错误的中学生做过一个调查,其中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而犯错误的中学生,占整个犯错误中学生的76%。例如,有的同学打群架,还自以为“勇敢”;有的同学调皮捣蛋、恶作剧,甚至违法乱纪,只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有“胆量”;有的同学偷了别人的东西,还自以为是“聪明伶俐”;有的同学在生活作风上行为不良,也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这说明,许多中学生之所以犯错误,主要起因于分不清正确和错误的具体界限,往往把鲁莽当英雄,把违纪当勇敢,把坏人当哥们儿,把丑事当荣耀,甚至把损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当作一种无聊的乐趣。对于因此而犯错误的中学生来说,悔中求悟就更为必要。如果再不及时醒悟,势必一错再错。

——正确对待舆论。有的同学犯错误后看到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甚至听到一些讥讽的议论,心里就受不了,甚至想“横竖横”,这就不对了。要别人原谅自己的错误,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段时间内,周围的舆论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是在所难免的,问题是怎样正确对待。别人之所以对你有看法,多半是出于对那些错误的痛恨之情。因此,你要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归根结蒂还是要用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那时别人还是用老眼光看你,那也不必灰心丧气。著名的西班牙医学家拉桑雅哥,小时候由于好逸恶劳而不想学习,在中学里门门功课不及格,因为偷钱被学校开除,后又结识了惯盗而游荡于外。等他回到家中,父亲被活活气死,左右邻里都指责他,后来没有一个人理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二政治视频

道德与法治八上《1.2 网络改变世界》福建叶佳楣

道德与法治八上《2.4 尊重他人》湖北马晓飞

道德与法治八上《2.3 遵守规则》陕西樊菲

道德与法治八上《2.3 遵守规则》辽宁李辰媚

道德与法治八上《1.2 合理利用网络》安徽陶园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河南高运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做负责的人》广东谭敏康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广东陈炽均

道德与法治八上《2.4 诚实守信》西藏张娟

道德与法治八上《2.4 以礼待人》安徽李园莉

与"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