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代表的阶级或派别
运动的目的
失败的原因
自身因素
(内因)
外部因素
(外因)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对他们进行指导。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归纳,并将答案在大屏幕上显示)
所代表的阶级或派别
运动的目的
失败的原因
自身因素
(内因)
外部因素
(外因)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发展资本主义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①清王朝的镇压②帝国主义国家的镇压
戊戌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
脱离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帮助
①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镇压②帝国主义不支持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封建残余势力(袁世凯)的胁迫
(总结)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三次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但他们都失败了。同时,他们的失败也证明了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在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上的失败。
(引导提问)那么,三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成功,他们有没有共同的原因?那么具有什么特点的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呢?(多媒体显示)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别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求答案,最后由学生来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并用多媒体显示)
从外因来看:三次运动的失败都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而导致三次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都没有实现。这雄辩地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果,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的条件,这是由当时的国情所决定的。(要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从内因来看:三次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他们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在当时都属于没落的阶级,他们都不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者(要强调),因而不能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不能提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也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才能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而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了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一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二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救国尝试,但由于他们都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因而都失败了,这雄辩地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巩固练习)
略。
(布置作业 )
搜集历史事实,展现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奋斗历程。
【板书设计 】
(根据理清思路的原则,依据设计的问题用大屏幕显示。)
2014年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2015高考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集锦
高考政治必背考点:国家制度
高考政治必背考点参考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 高考政治主观题如何找准题眼
新课标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考点解析:我国的对外贸易
高考政治考点必背手册
高考政治必背:需要审清问题的设问角度
2015年高考政治必背考点
2014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术语-40个考点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经济生活
高考政治答题需要审清问题的设问角度
201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 政治中的十五个易混点
2014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价格
两大方法助你高中政治主观题拿高分
2015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
精选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高考政治经济常识专题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015届高考政治常识知识点大总结
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大全
2015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集锦
201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十四大、十六大、十八大比较
精选高考政治必背考点
高中政治市场经济秩序知识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015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必考知识点梳理
精选2015高考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
2015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
2014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货币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