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懂得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规定的;了解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能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宪法有关章节后,能将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简单的归纳;能对照社会生活的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在教师的引领、帮助下,学生回顾先前知识,从而能说明我国法律是如何确保公民各方面权利和自由的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能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将遵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结果,是受国家根本大法保护的。这是本框的一个难点,要尽可能地通过我国公民自由和权利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本框的内容,看似简单、枯燥,实际上同每个人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兴趣,可以从简单的、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入。比如“你知道自己有些什么权利吗?”、“你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等等。
2、由于学生的法律知识有限,特别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了解的更少。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相关学科的一些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引发对新知识的思考与探究。比如,让学生回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一些知识——“五·四运动”。
3、在讲授“权利保障体制”时,最好用一些实际案例或十六大特别报道的节目,特别是一些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直接感受到。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教师:A、首先出示一句名言:
梁启超说:“国家,譬犹树也;权利思想,譬犹根也……为政治家者,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教育家者,以养成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私人者,无论士焉、农焉、工焉,商焉、男焉、女焉,各自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义。”
B、出示一个案例:
1990年,山东省某市学生小齐和小陈同时参加中专考试。之后,齐被录取为某校财会专业委培生,但录取通知书却被陈领走,上学、参加工作。不知情的齐以为自己落榜,直到1999年……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陈以侵害齐姓名权的方式侵害了宪法第46条所保护的公民受教育权,判决陈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齐各种损失9.8万元。
提示:请同学们思考上述案例和梁启超所说的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归纳:
三、(板书)
2、 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手中的材料——宪法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章节,同时也结合课本第118页的内容来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1)什么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只有得到法律确认,才是合法权利,才能得到国家保护。宪法是根本大法,由宪法确认的公民权利是基本权利。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和政府有保证其实现的责任。
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 24项条款中,涉及公民权利的条款有 18条,规定了公民 20多项自由和权利,涉及政治、经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宗教信仰、批评建议、控告检举、劳动、休息、养老、抚恤、保护妇女儿童、婚姻家庭等方面,内容十分广泛。
中国人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人民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我们在宪法中看到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结果,是受国家根本大法保护的。
2、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系(板书)
教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非写进宪法就完事大吉了。相反,必须有相应配套、切实可行的法律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一些经历,我们要确保自身合法权益时,主要靠什么?进几年来,与法律相关的什么职业越来越热?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后归纳:
(1) 立法保障。(板书)
(2)司法保障。(板书)
教师:有了具体而明确的法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就有章可循,但法律的实施还得靠司法系统,包括以律师、检察官、法官、舆论监督力量等一整套广泛的社会力量相配合。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审判机关——各级人民法院
……
小结。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宪法宣传日系列活动
目的:
⑴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⑵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步骤:
3、小组间进行小结,整理资料,设计宣传的方案。
4、在班内开展交流,进行评论,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宣传方案。
5、在12月4日,请班主任与教育处协调、配合进行"宪法宣传日活动"
对教师的建议:
整个探究的过程可能历时会比较长,教师应提前安排教学计划。每个小组的组员构成首先遵循自愿的原则,但也要考虑各自的特长。因此,要先明确有哪些小组,然后在分组。在宣传日之前,教师还应对各自的成果进行检查,给予一定的指导。由于此活动最后要面向全年级或全校,所以最好能与团委或教育处合作。
评价重点:
⑴在整个宣传日的活动过程 中,能主动参与;
⑵在小组的探究活动中,能团结协作,有团队精神
⑶在宣传日当天,无论是何种角色都能积极、热情地投身其中
2014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卷
2014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4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4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试题分析
2014新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试题答案
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试卷答案2014
2014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初一下册政治期末测试题答案
2014年初一年级政治测试卷
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
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试卷2014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考试卷答案2014
2014初中七年级政治下册测试卷
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4
2014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题2014
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2014年
2014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2014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试题分析
2014新初一年级政治测试题
2014年初中一年级政治下册测试卷
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年
2014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政治测试卷
2014初一年级苏教版政治试卷答案
2014初中七年级苏教版政治模拟试卷
2014年初中七年级政治下册暑假作业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