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虽然可能延缓革命进程,但并没有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含贬义。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同样由于习惯,至今“左”字上的引号一直没有去掉,右字也一直未加引号。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十年“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加引号是指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中考政治考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中考政治考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中考政治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考政治考点:大力弘扬奥运精神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政治第5课期中考复习:友情伴我同行
中考政治考点: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人教版初一上册政治《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期中复习
初一上册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中考政治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中考政治考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粤教版初一上册政治期中要点复习:男生与女生
中考政治考点: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中考政治考点:学会选择人生,学会承担责任
中考政治考点:国家安全的内容
中考政治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公民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力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考政治考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人口现状的特点
初一上册政治《生命最宝贵》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考点:为什么要科技创新
中考政治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2课期中复习要点:《调控情绪》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15-2016学年初一政治期中复习整理:走自立自强之路
中考政治考点: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中考政治考点:艰苦创业,与时具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