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虽然可能延缓革命进程,但并没有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含贬义。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同样由于习惯,至今“左”字上的引号一直没有去掉,右字也一直未加引号。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十年“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加引号是指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问题开始——你有好奇心吗》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来到撒哈拉》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家里的开心果》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小窗口、大世界》说课稿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共建邻里好环境》说课稿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为正义高歌》教案一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学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怎样到达目的地》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这是我的心意》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让田野告诉你——米粒的诉说》教案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教学反思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教案二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一
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学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注意交通安全》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卢浮宫前留个影》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世界真奇妙》教案
《走向民主政治》教学反思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最后一次高官会开始举行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问题开始——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旅游王国--西班牙》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走进不同的家乡》评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评课稿二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