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一中东校高二政治组 张强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掌握两组关系--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和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着重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对“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过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而自觉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 :二是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二、教学媒体设计:
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预习点拔——胸有成竹
1、哲学上讲的价值的含义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
2、人生价值包括那些方面,这些方面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你怎样看待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课时)
一、[感知生活,理性思考]
(通过课件展示两张图片):图片一内容:2005年03月19日,在日本岛根县强行通过“竹岛(韩国称独岛)日”条例案引发韩国政府强硬“对日新原则”出台之后,日韩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对于韩国民众,在抗议“竹岛日”条例案的行动中也出现了激进突发事件。18日中午12时10分左右,在位于汉城(首尔)的日本驻韩大使馆前,一位市民团体成员突然企图焚烧自己,以抗议日本岛根县“竹岛日”条例案。前几天还友人割断自己手指以示抗议的韩国民众。
图片二内容:2005年03月2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正式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不公开审理。其先后担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副市长、绥化地区行署专员、绥化地区地委书记、绥化市市委书记过程中,收受17人的贿赂共600余万元,此人生活腐化,小姐给他捏一次脚就给20万元。
结合价值的含义思考材料中两种人活得是否有价值?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包括那些内容是什么关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一)然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那么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用谁来衡量人生价值呢?(通过课件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2003年11月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向航天英雄杨利伟学习。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证书。这是英雄对祖国的忠诚奉献。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科技界的两位杰出代表吴文俊和袁隆平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吴文俊院士和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虽然吴文俊已经82岁高龄,袁隆平也已71岁,但他们至今都仍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
材料二: 杨利伟工程名就了,可那些为了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人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设问:1、杨利伟和袁隆平为什么得到了国家那么多的奖励?向国家“索取”那多呢?
2、杨利伟成功了,出名了,那么那些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甚至牺牲生命的无名英雄呢?他们的人生就没有价值吗?又用什么来衡量他们的价值呢?
(二)[试当评判家]
你是怎么来衡量刘少奇和周恩来的人生价值的?
(三)[置身情景 角色转化]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大学生救老农的故事)
设问: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你会救老农吗?为什么?
三[自我训练 牛刀小试]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关系的观点,正确的叙述是()
A.物质贡献大于精神贡献 B.物质贡献是主要的,精神贡献是次要的
C.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大小因人而异D.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没有区别,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2. 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句话体现了(BC)
A.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他人 B.人活着就应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人生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简析:
“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孙中山
请同学们课后运用本课学习的人生价值的有关观点,分析这句话。
四[走进生活 拓展自我]
课下搜索“韩国民众焚烧抗议活动及马德卖官案的时事”等时政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有关知识,利用网络、图书馆来搜集材料,引用古文警句,写一篇至少800字的政治小论文,题目自拟。
五[高瞻远瞩 提炼知识 师生比武]
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今天所讲的内容吗?
这是老师总结的: 请写出你的:
人生价值有两面,贡献索取一统兼;
贡献标尺不能丢,偏重索取要自修;
物质精神都可献,就怕两者均不见。
时政热点:“信访地图”挂墙上,民众权利可挂心上?
时政热点:公务员的“诗意辞职信”反映了什么
时政热点:评判基建功过要有历史眼光
时政热点:为何持准生证却被责令引产
时政热点:何必把“推车市委书记”推进“死胡同”
时政热点:万众创新,政府革新要先行
时政热点:“政治生活不能娱乐化”是底线亦是红线
时政热点:让“审批特权”见光死
时政热点:理清问题促“村官”工作良性发展
时政热点:什么都与计生挂钩是懒政
时政热点:删帖自保的官员缺乏舆情知识
时政热点:清除模糊地带,让权力“可靠”起来
时政热点:公务员的“祛魅”与“复魅”
时政热点:“命运共同体”既为中国谋,更为世界谋
时政热点:“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说得好!
时政热点:登报检讨不如依法治官
时政热点:污染钢厂“未评先建”提示环评修法加速
时政热点:网络基建可成“一带一路”重点
时政热点:“僵尸官网”存在是“惰政思维”作祟
时政热点:官嘴吃喝“打白条”源于问责作秀
时政热点:“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
时政热点:“配偶反腐”不能成为非法旅游的出口
时政热点:领导用错人,就该被问责
时政热点:公考“双料冠军”出局,公众也不能乱撒气
时政热点:一次索贿5000万是监管乏力的使然
时政热点:怪股票怪美色,不如怪自己贪婪
时政热点:找准基础设施建设空白点
时政热点: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重要作用
时政热点:用法治方式化解“拾物索酬”纠纷
时政热点:官员配偶穿红军服,给谁看?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