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既可以指价值总量,也可以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指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指个别劳动生产率。要进一步理解,读下表:
根据表格,总结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下:
钢笔制造业 | 该部门一个工人原来 |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 个别劳动生产率再提高一倍 |
一定时间内 | 8小时 | 8小时 | 8小时 |
使用价值量 | 8支 | 16支 | 32支 |
劳动生产率 | 每小时1支 | 每小时2支 | 每小时4支 |
单位商品价值量 | 1元(价格) | 0.5元 | 0.5元 |
商品价值总量 | 8元 | 8元 | 16元 |
①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所以,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二、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增加(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不变(无关)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增加(正比)
增加(正比)
三、跟踪训练: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 A 正比 反比 B 正比 正比 C 反比 正比 D 反比 反比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就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商品的价值总量就会-------。 ( ) A 减少 降低 不变 B 增加 不变 增加 C 增加 不变 减少 D 增加 降低 不变 3、某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率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结果该企业 ( ) ①生产成本降低,价值减少,利润增加 ②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③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④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外汇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如果一个星期以来100美元由兑换713元人民币而变成703元人民币。这说明 ( )
A 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B 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5、近几年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话题。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不利于中国出口,会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一定冲击 ②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④不利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⑤银行储蓄将大幅增加,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⑥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6、近年来,我国彩电、VCD机等商品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主动挑起价格大战的往往是那些生产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则只是被迫应战。一个企业要有能力主动挑起价格大战,就必须进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 ( )
①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数量增加,提高效率 ②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减少,从而降低成本 ③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④单位产品劳动时间增加,价值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假定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0元,现在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假定生产上衣的原材料的价格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20元 ②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一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 ③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的发行量增加1倍,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 ④如果纸币发行量不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则1件上衣的价格或低于或高于20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某地鞋业生产出现了三种情况:①某鞋厂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②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未变;③某鞋厂与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 )
A提高、不变、降低 B降低、提高、不变
C不变、不变、提高 D不变、降低、降低
9、假如生产一件服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售出后收入16元,某服装公司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则该公司 ( )
①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可以获得额外收益 ②生产每件服装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在8小时内生产的服装数量增加两倍,价格总量不变 ④在8小时内生产的服装的单位价值量减小一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假设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某企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同行高出一倍),该企业生产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 )
A.半小时 B.1小时 C.4小时 D.2小时
11、(10分)2008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8年版第八套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一角的铸币共6种不同的面额。针对人民币的发行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通过对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12、信息产业部日前公布了截止到10月份的一组官方数据,其中显示我国目前的电话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9亿大关,达到90213.0万户, 固定电话用户为3706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则为53144.7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用户规模均保持世界首位.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达超过2亿人,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宽带上网人数7 700万人。2008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额1.88万亿元人民币。各项数据集中说明了我国的信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简要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原因。
13、(12分)材料一:见表1-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城镇居民 | 38.2% | 36.9% | 35.7% | 34.1% |
农村居民 | 47.1% | 46.7% | 45.2% | 44.6%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城镇居民 | 7280元 | 7860元 | 8703元 | 9472元 |
农村居民 | 3253元 | 3366元 | 3476元 | 3822元 |
材料三: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比2006年高出7个百分点。据测算,受粮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者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据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原因。(6分)
易错知识点回顾参考答案
15:ADBAC 610:ADDBD
11、(1)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问题,不能通过多发行纸币来解决。(5分)
(2)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样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4分)
(3)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1分)
12.(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2分)我国的信息产业取得飞速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近年来,我国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生产水平大大提高,能够生产出充分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信息产品,并带动和促进了人们的信息消费(2分)。
(2)消费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分)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迅速发展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紧密相关。信息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刺激和推动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2分)。
13、(1)材料一反映了2005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1分)材料二反映了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1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消费结构在改善,但城乡差距较大。(1分)
(2)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是:材料一种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材料二中人均收入的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结构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3分)
(3)首先,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3分)其次,我国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保持稳定,人口增长过快有所控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实现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发展,因此导致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3分)
七年级政治上册复习
情绪的多重世界
七年级下册《唱响自信之歌》教学设计
《国家的变化》导学案
教案法不可违
走向自立人生
珍惜无价的自尊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教案
《磨砺意志》教案
自己的事自己干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教学设计
《风雨中我在成长——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学案
发现自己的潜能学案
我是中学生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案
情趣与兴趣学案
法律护我成长
身边的诱惑学案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学案
《我与老师交朋友》教案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要点复习
习惯造就成功学案
《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设计
《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学案
昨天与今天 •适应学习 学案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实录
昨天与今天新的规则 承担新角色学案
情绪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