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二课时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星期
【作业反思】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②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③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了解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⑤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⑥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⑦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宏观要求; ⑧了解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2、能力目标
①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理解能力;
②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③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生活与发展问题的实践能力;
④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析不同发展观的认识、分析能力;
⑤对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驾驭能力;
⑥能运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有关坚持或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②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
③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课标导学】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统筹城乡发展:
4.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合作探究】
2010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揽全局,坚持两手抓,一手要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科学调度,强化责任,严明纪律,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工作;一手要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控制物价上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上述要求是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当堂达标】
1、促进我国今后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下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
①全面发展 ②协调发展 ③可持续发展
④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⑤高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
A、更好地发展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4、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①是加快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②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形成 产业格局。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②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③农业基础牢固 ④服务业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
①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
③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现 ④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内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B、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D、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8、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课后练习】
1、坚持和学的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满足人的:
①物质需要 ②精神需要 ③生态需要 ④价值的提高 ⑤发展需要 ⑥生存需要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2、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统筹区域发展 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统筹国内发展和国外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今天,中国制造迅速崛起。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据初步统计,我国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产品已达一百多种。我国制造业产值已占全世界比重的5%。这表明我国:
A、已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 B、已完成工业化,正迈步实现现代化
C、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 D、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是:
①科技含量高 ②经济效益好 ③资源消耗低 ④环境污染少 ⑤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说明:
A、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D、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6、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的举措是:
①推动西部开发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④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在重视政府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树立市场观念。这是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需要:
A、风华西部资源优势,全面开放市场
B、大力引进外资、技术、人才
C、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正确处理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8、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是: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就业岗位
C、提高经济效益 D、减少环境污染
9、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
①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③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材料一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
农业产值占GDP比重 农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 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
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 15%以下 20%以下 60%以上
中国目前的情况 15% 50% 37.6%
材料二
1998年 2003年
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亿元) 1000 4000
占GDP比重 1.3% 4.2%
材料三
耕地(公顷/人) 水(立方米/人) 森林(公顷/人)
中国 0.09 2700 0.11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1/3 1/4 1/5
材料四 未来5~10年我国劳动力供应情况
农村现有
富余劳动力 每年新增
适龄劳动人口 城镇现有
下岗失业人员
1.5亿以上 1400多万 1000万以上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本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ACADB CA
8、(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因此,题目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片面的。
【课后练习】BDDDC DDCD
10、(1)从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从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间阶段。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继续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最终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第三,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既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初三政治说课稿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意志坚强的表现
情绪——奇妙的“窗口”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