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1课时 影响价格的因素
知识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
情景诱思
著名作家叶圣陶写过一篇《多收了三五斗》的小说。小说中提到:秋后,粮食获得了丰收,农民纷纷把粮食运到市场上去卖,米商压价收购,每斗米只卖5块钱,为还债农民只得忍痛出售。到了第二年6月青黄不接的时候,陈米已经不多,新米又未上市,米商囤积居奇,每斗米卖到15块钱,农民们苦不堪言。同样的一斗米,价格为何相差这么多,农民在无奈中诅咒,在艰难中挣扎
思考 (1)同是一斗米,价格相差那么大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农民在诅咒奸商,可奸商的图谋为什么能够得逞?
知识归纳
供求关系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1)市场上价格存在变动和差异。同一商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这叫价格的变动;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价格,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叫价格的差异。
(2)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价格,但这些因素不能直接影响市场上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价格的因素只有供给和需求,即供求关系。间接因素要么通过供给扩大(或缩小),要么通过使需求扩大(或缩小)来影响商品价格。
(3)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对价格的变动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供给缩小或需求扩大,可能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上涨;供给扩大或需求缩小,可能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从而价格下降。
延伸应用
1.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快能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用价格机制调节能源的分配和消耗,逼迫人们节约能源。这里的价格机制是指()
A.供求与价格的双向互动
B.提高能源价格
C.政府统一规定能源价格
D.通过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 A
解析 这里所谓的价格机制即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双向互动,价格影响供求,供求影响价格,答案选A。
2.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连创新高,给我们的信号是()
A.供不应求 B.供大于求
C.供求平衡 D.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 价格升高,供不应求,故答案选A。
知识点二 价值决定价格
情景诱思
2008年2月14日前后,平时一元一枝的玫瑰花卖到了十元一枝;某大商场为了促销,举办为爱情上把弦的活动,一款新式情侣表连续三天降价,从原来的2 888元,一路降到2 008元。
思考 玫瑰花价格再怎么涨,情侣表价格再怎么降,一枝玫瑰花的价格仍比一对情侣表的价格低得多,为什么?
知识归纳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1)物的因素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现有的是时间条件,这个劳动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因为时间变化,劳动条件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以现在为标准。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2)人的因素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是指相同生产部门的大多数商品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生产经验的多少、劳动态度如何。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是指相同生产部门的大多数商品生产者劳动时的速度和紧张程度,即耗费的体力和脑力的程度。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延伸应用
1.生产同一种商品,甲厂耗费3小时,乙厂耗费2小时,丙厂耗费1小时。关于这一商品的价值量问题观点正确的是()
A.甲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大,因为它耗费的劳动时间多
B.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大,因为它在同一时间里生产的商品数量多
C.甲、乙、丙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不一样,因为他们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不一样
D.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一样大,因为他们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答案 D
解析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甲、乙、丙三厂耗费的时间为个别劳动时间,故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是一样的,答案选D。
2.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答案 C
解析 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数量增多,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答案选C。
知识点三 价值规律
情景诱思
想一想,当你所在的小区的鸡蛋从2.20元/斤上涨到2.50元/斤时,你会发现全市的所有菜市场的鸡蛋价格都是2.50元/斤,这就是市场机制的奇妙作用:仿佛一声令下一样,什么都变了。这只看不见的手深受世人的赞扬。
思考 (1)你知道,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吗?
(2)这一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知识归纳
1.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
(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2)表现形式:货币产生前,表现为商品与商品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3)等价交换原则的实现: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之间的交换,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又比价值低,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这种波动表现出来的。从某一点静止地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卖关系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4)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5)实行等价交换原则的重大意义: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6)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一些文物、名画、珍贵邮票等,其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原因在于这些东西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不能反过来抑制价格上涨。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内在统一的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从生产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形成、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从流通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实现。
延伸应用
1.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所谓等价交换,并非每次交换价格都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答案选A。其余三项说法均有误。
2.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
A.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B.逐步放开价格,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调节生产和供求
C.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 A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
(2)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3)币值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不仅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而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当纸币发行过多,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就会下降,同样的商品量就需要更多的纸币来购买。
(4)市场供求的影响。凡是存在商品市场的地方,商品价格就必然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它的价格就上升;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时,物价总水平就下降。
(5)国家政策的影响。例如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国家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总之,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管如何影响,价值仍然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变动的中心,价格不可能无限地背离价值。
2.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二者地位和作用是否相同
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是有区别的。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又不相同。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影响。
【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供求决定价格。
3.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2)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
(3)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关系。
(4)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是有限的,它不能离开价值这个轴心。从一段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它的价值相一致的。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相互联系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盈利就应该()
A.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竞争中获利。B、C两项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答案 B
解析 2008年M商品的生产数量为10(1+20%)+8=20(万件);生产这些M商品所需时间仍为(610)+(108)=140(万小时);由上述两式可得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40万小时/20万=7小时,即B。
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 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的原因是()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答案 D
解析 矿泉水价格高于自来水价格的原因是矿泉水价值大,即加工矿泉水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A、C项不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现实要求。
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答案 A
解析 无论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M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而2008年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其他条件不变,意味着会相应增加10%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成果,即价值总量比2007年增加10%,故应选A。B、C、D项皆错误。
1.当前,世界粮食储备只够维持53天。世界银行估计国际大米价格今年将上涨55%。对此,埃及谷物理事会主席萨拉夫埃尔丁这样解释说:面包正在失去其主食的地位,大米取而代之,问题就这样产生了。这说明大米价格的变化()
①由大米的价值所决定 ②受大米的供求关系影响 ③受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 ④可以由世界银行来制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供求影响价格,②③正确。
2.2008年以来,国际粮价飞涨,老百姓对国内粮价难免担心。国家粮食局长曾丽英表示,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储备粮库存真实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保持粮价稳定。动用国家储备粮来稳定价格,其经济学依据是()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政府决定价格 D.市场决定价格
答案 B
解析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动用储备粮来稳定价格,即通过增加供给,使供求平衡,稳定价格。答案选B。
3.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为了抑制房价涨幅,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A.扩大商品房需求 B.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C.规定商品房价格 D.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答案 B
解析 房价上涨,供不应求,故政府可以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使供求平衡,抑制房价涨幅,答案选B。A、D两项与题意相反。
4.当前文物市场价格坚挺,收藏热持续不衰,而文物的不可再生特点也是文物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是()
A.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价值决定价格
C.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D.价格决定价值
答案 A
解析 文物的不可再生特点,即供不应求,导致文物市场价格坚挺,故答案选A。B、C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错误。
5.假设1部手机与6辆自行车交换成功。现在手机和自行车的生产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②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③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1倍
则手机与自行车的交换比例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1∶3 1∶6 1∶12 B.1∶6 1∶12 1∶3
C.1∶12 1∶6 1∶3 D.1∶12 1∶3 1∶6
答案 D
解析 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数量增加。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D项。
6.近几年,我国商品零售价连续下降,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竞相降价销售。面对这种情况,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之所以应该这样做,是因为商品经济中存在着()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格和价值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才能获利。故答案选C。
7.近几年国内房价一路攀升,居高不下。疯狂上涨的房价已让民众不堪重负,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因买房而背上沉重债务,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奴。造成当前商品住宅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成本高,征地拆迁成本高,市政配套等行政事业收费高,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市场需求量大,此外房产商虚拟交易、囤积居奇、哄抬房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违规行为进一步助长了房价的攀升之风。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当前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答案 (1)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量决定的。土地成本高,征地拆迁成本高,市政配套等行政事业收费高都构成了商品房的成本,形成了商品房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就会越高。
(2)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经济适用房供应量锐减,市场需求量大,产生了供不应求现象,商品房的价格随之上涨。
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一方面跟商品房成本有关,另一方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高中的同学也即将进入一系列的寒假春节,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更多频道:
查字典政治网 高中资讯
价值观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第一框 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第二课 第五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情趣与志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丰富多彩的情绪
第一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品味生活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 开展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第一框: 《身边的诱惑》 教案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第三课 第六框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第一册人贵有自尊自信
情绪——奇妙的“窗口”
日新又新我常新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感悟青春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十五课第一框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