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策略】
根据近年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知识,既要从微观上掌握具体的考点知识,又要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复习本专题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分配制度;突出一个原则效率与公平;强调两个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2.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分析说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3.结合财政支出和财政作用等知识,分析家电下乡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说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及意义。
4.运用税收的基本特征、作用等知识,分析个税调整、燃油税改革及其它一系列税收调整的必要性。
【构建主干体系】
【核心要点突破】
【典题训练】
(2010安徽文综T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考查学生理解知识以及运算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D。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题干中李某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即36000元+8000 元=44000元,个人专利和出租房屋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5000元+6000元=11000元,开个体杂货店所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即15000元。故答案为D项。
1.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提示:(1)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2)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提示:(1)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保证。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提示:(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时政热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补上“公开”这一课
时政热点:反思战争苦难,实现人权伸张
时政热点: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
时政热点:观察衡阳版“雷政富案”的三个层次
时政热点:明确权限方能杜绝公文任性滥发
时政热点:以积极乐观心态看待“辞时代”的到来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别怕无权无情
时政热点:公车改革还需乘胜追击
时政热点:用法律规范“奇葩证明”
时政热点:功夫还在“不再开具证明”后
时政热点:警惕“处长政治”成改革的“中梗阻”
时政热点:人大代表被实名举报应有制度回应
时政热点:干部“打酱油”,问责不能打折扣
时政热点:官员闻风烧账本是聪明用错了地方
时政热点:严控地方债 要有“天花板”
时政热点:部门证明“打架”是种变相维权?
时政热点:税收名称要“名正言顺”
时政热点: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时政热点:心手相连同筑强大中国梦
时政热点:以权力法治化推进治理现代化
时政热点:不能再纵容扶贫弄虚作假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发布
时政热点:城市规划失控背后是权力运行失范
时政热点:司法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时政热点:让第三方评估充分发挥威力
时政热点:和平与发展事业再出发的重要契机
时政热点:违规宴请“穿马甲”就认不出吗?
时政热点:新发展观是温暖世界的一盏灯火
时政热点:习惯性避让的痛点恰是改革的最佳落点
时政热点:高度重视并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