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
第 课时 一、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
一、【教学目标】:
◇识记 : 实践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二、【重点、难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 【辅助教学】:
ppt
四、【教学过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但这里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
2.实践的基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
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复杂。
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所有形式,这里只研究实践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种。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基本形式并列起来。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堂探究:(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探究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2)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教材中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句名言.以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认识来源于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初一政治教案走进老师
《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学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学案
平等与尊重 学案
《风雨中我在成长——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学案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法不可违
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案
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
昨天与今天新的规则 承担新角色学案
情趣与兴趣学案
心中有火山教学计划
七年级政治下册复习教案
初一政治教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初一政治教案情趣与兴趣
法律护我成长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教学设计
《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设计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教学设计
初一政治教案日新又新我常新
《竞争合作求双赢》教案
政治教案保护自我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案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学案
团结互助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生命因你而精彩
我是中学生了
情绪的多重世界
《爱在屋檐下》教学提纲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