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明确法律维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不受侵犯。
2、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3、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的义务。
教学重点
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难点
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的义务。
教学手段
投影、活动、讨论
导入: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给一位同学用布蒙上眼睛,请同组的两位女生或两位男生上台,请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猜一猜,被请上台的两位同学是谁?如果猜不出,请说一说怎么做可以最准确的知道他们是谁?
(看容貌,叫名字)
我们凭借什么来区分周围这些不同的人?使我们不至于将众多的别人混淆,──不同的面孔(容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张不同的面孔。不同的面孔,用术语来说就是肖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最直观的独特符号。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姓名是将人区分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我们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可见,肖像和姓名是我们将不同的人区分开来的两大外在标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对于公民在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板书: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活动一:情境剧(教材第40-41页图文资料,编写剧本并表演)
思考:(1)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
(肖像权)
(2)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肖像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3)这些权利在上述表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让爸爸给自己拍跳舞的照片,行使了肖像制作权;小红征得爸爸的同意,同意某刊编辑将照片刊登在杂志封面上,行使了肖像使用权;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小红,小红行使了获酬权。)
(4)小红为什么刊登照片要征得爸爸的同意?
(小红15岁,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得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总结: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得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得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板书:一、我有肖像权
1、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2、公民有肖像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活动二:
投影显示:某女网民小李应其网友要求将自己的一张生活照片上传至因特网上。两个月后,有朋友告诉小李,网通下属某网站的论坛上有一张她的照片,照片虽然被更改的面目全非,但仍旧可以认出是小李。小李听后不相信,觉得很奇怪。于是她亲自上网查找,结果令小李又吃惊又愤怒:照片上的自己被改的奇丑无比,十分可笑,嘴巴被换成血盆大口、眼睛是斗鸡眼,发型是爆炸式。照片被放置在搞笑版面,点击率还非常高。
提问:(1)如果你是小李,你看见自己的照片被改成那样,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气愤、难过、伤心、觉得被侮辱、丢人等
(2)你如何评价这种涂抹、丑化别人照片的行为?
学生:不尊重别人,自私、伤害别人的感情(侵犯他人人格权)
(3)如果你是小李,你会如何解决此事?
学生:请网友立即删除丑化照片,公开赔礼道歉;或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失。
引导:保护自己的肖像不被侵犯,这项权利在法律上叫做肖像权,事例中小李的肖像权被侵犯了。公民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和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每个人都有肖像权,每个人的肖像权都不容侵害。
板书:3、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犯
4、侵犯公民的肖像权要受法律追究
活动三:
投影显示:请大家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1.用别人的照片当飞镖的靶子进行射击。
2.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将其照片作为店铺陈列品。
3.某减肥药厂家未经同意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照片用做产品广告等。
4、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5、媒体对公众人物、特殊事件的当事人,如彩票中奖者,事故当事人进行采访、拍照。
6、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1、2、3题反映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因为侮辱他人人格、恶意损害他人形象、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均属侵权行为。
4、5、6题反映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为维护公共利益或公民本人合法权益的需要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也不构成侵权。
我们每个公民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也要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否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板书5、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
过渡:对于肖像,我国法律规定了肖像权,用以保护公民在肖像方面的合法权益,那么同属精神性人格权的姓名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每个人专用的符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姓名中的权利。
板书:二、维护姓名权
1、姓名是每个人的人格标志
活动四:
阅读教材第42-43页材料,从这两则材料中可看出,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公民享有姓名权,包括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他人干涉,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可自主决定行使自己的姓名权。
板书:2、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的权利
3、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他人干涉
活动五:
投影显示:初二(3)班的李强上学迟到了,他知道班级会扣分,老师也会批评自己,所以他在值周生登记班级姓名时,写上了初二(2)班张超同学的名字。
提问:(1)如果你是张超,李强这样做对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班级因此而扣分,大家努力了一个月才得到的纪律星被摘了,班主任找我谈话,批评我,同学们也埋怨我不早点来,我有口难辩。)
(2)如果你是张超谈谈你的心理感受?
(觉得冤枉、委屈、气愤)
(3)试举出身边发生过的或社会上乱用、冒用、盗用他人姓名的不正当行为。
(盗用他人姓名申请手机用户、写匿名信落款用他人姓名等)
(4)如果你是受害人,你会怎么办?
(赔礼道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总结:如同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一样,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犯和侮辱。生活中屡屡发生的拿别人的名字开玩笑,将过失或损失栽赃在别人身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板书:4、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害
活动六:
投影显示:杨某与肖某是同事。杨某为了开玩笑,用肖某的姓名在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肖某的妻子看到启事后,同肖某发生激烈争吵,周围的人对肖某也指指点点,给肖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肖某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杨某向肖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提问:(1)杨某受到法律处罚说明什么问题?
(2)你从这件事情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侵犯他人姓名权是违法的,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我们的姓名权被他人侵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等等)
板书:5、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尊重、维护他人的姓名权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十五课第一框
丰富多彩的情绪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勇于开拓进取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情绪——奇妙的“窗口”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