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
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这件事被挂在了网上,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为乞丐要尊严而喝彩,这说明人人都有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
活动:小光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分析,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 34 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光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
(3)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4)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教师指导,总结: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生看相关连接的内容,了解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板书)
1、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板书)
导读P35有关信用审查制小字资料,边看边思考,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等。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良好的名誉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2、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板书)
活动:大江作弊案的分析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名誉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
要求:学生阅读P35、36页的材料,分组讨论:
(1)在老师调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
(2)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3)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4)你对大伟,小辉,小敏的观点怎么看?
(5)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做一个受人尊重和赞誉的人。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而名人又有名人的烦恼。小明的侵害了大江的名誉权,小明应公开道歉,求得大江的谅解。而大江的看法独具一格,宽容大肚,但他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名誉。
(3)名誉权的内容(板书)
提问:什么是名誉权?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根据课本P38页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书。
活动:辩一辩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给同学起歧视性、侮辱性外号的行为的危害及应承担的后果,它也是一种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要求:
(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自由发言。
(2)正方:起外号很正常,无可指责。反方:起外号是不道德的,应该谴责。
(3)教师注意引导:外号有善意的、褒奖的,也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我们谴责的是后者。为了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课前个别指导。
教师指导总结:给同学起善意的、褒奖的外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给同学起具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外号,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有关内容填入教材 38 页的表格中。
课堂小结: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即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不可辱,我们在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同时,不得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行为,轻则违反道德受舆论的谴责,重则触犯法律,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课堂练习:见练习册。
2013中考政治辅导:立志培养爱国情操要点
中考政治辅导:解题有“三巧”答题有“三忌”
中考政治:2016年8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际部分)
2013中考政治辅导:自律使人优秀起来要点
中考政治:2016年6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内部分)
思想政治课三要素的学习法:知识 能力 觉悟
中考政治:2016年2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际部分)
答题小技巧很重要——政治
初三思想品德第十课: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2013广州中考政治复习:按月分配时间 循序渐进
2013中考政治辅导:关注社会生活复习策略
2013中考政治辅导:中考政治辅导:平时留意时事日常精做练习
中考政治:2016年1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内部分)
2013政治辅导资料:思想政治中一二三四
2013中考政治解题分析:分析说明题解题方法
2013中考政治单项选择题: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
中考政治:关心时政重基础
中学政治知识点:振兴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2013中考政治复习策略
2013中考政治解题分析:简答题的解题思路
2013中考政治辅导:政治复习中被忽略的思维倾向
2013中考政治复习:关注时事热点 重视易错难点
中考政治:2016年7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内部分)
2013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中原经济区
2013政治备考 思想政治中一二三四
中考政治:2016年1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际部分)
2013中考政治解题分析:开放题的解答方法
2013中考政治备考:答题注意“四忌”
中考政治:2016年4月份时事政治汇总(国际部分)
2013中考政治解题分析:辨析题题型解析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