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案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案
一、导入
在第四课我们讲述了三大产业和劳动者的有关知识,那么,三大产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有相当一部分要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分配,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其他公共消费。这部分集中性分配是如何确定的?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进行的?与我们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国民收入和财政。首先,我们来学习国民收入的分配。
二、新授课
一、 国民收入的分配(板书)
1、国民收入的含义(板书)
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国民收入的分配,那么什么是国民收入,他来自什么地方?用来干什么?要知道什么是国民收入,我们首先得从社会总产品说起。请大家阅读教材,带着以下问题进行: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和总产值?他们和国民收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几分钟后,找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主要是培养和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刚才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示思考其内在联系。
(红字部分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整理)
用货币表示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值(价值形式或者货币形式)
扣除 扣除
已经 已经
消耗 消耗
的 的
生产 生产
资料 资料
价值
国民收入
净产值 净产品
(实物形式) (价值形式)
由以上图示我们可以看到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有内在联系,国民收入有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净产品,价值形式净产值。
2、国民收入的意义(板书)
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3、国民收入增加的途径(板书)
我们知道国民收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加国民收入。怎么增加国民收入呢?请同学们思考教材的小框题《想一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结论: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4、GDP、GNP、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比较(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GDP和GNP 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的产值,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则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他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那部分价值。
5、国民收入的用途(板书)
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分为两部分:积累和消费。
(1)积累和消费的内容(板书)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积累和消费的有关知识,首先我们要了解积累和消费各自的内容以及他们的作用和具体事例。(这部分引导学生自学,找到相关内容并简要解释)
(2)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板书)
(先让学生找、回答,目的是让学生把关系和原则区分清楚)
教师总结: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有三句话:①二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②相互促进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为消费提供前提和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会促进生产。③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积累多了,就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这样从根本上也不利于积累的扩大;如果消费多了,财富都吃光分光,也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又会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3)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板书)
① 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该有所增长。
②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应该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③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练习
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用我们本课所学知识回答反映什么经济学道理。
答案(1)此时的蛋糕是指国民收入.(2)把蛋糕做大是指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把蛋糕切好是指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应该有所增加;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要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四、板书(略)
绚丽,源于不断地创新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第一课 第二框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第三册人类面临有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一框 日新又新我常新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六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
第一册增强自尊自信
第七课 第三框 依法惩治犯罪
意识的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学间的情感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我是谁?
自尊自信——积极的心理品质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八课 学会拒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
第三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六框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初三第一框体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五册活动课:新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改革开方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1)
第一册朋友友谊
第一课时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
融入新集体
第一册把握学习新节奏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课第三框题 唱响自信之歌
情绪需要调节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